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红敬)10月24日,在湖北省老河口市总工会获悉,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试点,老河口市总工会创新建立“工会+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联动人社、法院、企业及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实现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近期,该机制成功化解多起农民工劳务单价争议欠薪案件,为数十名务工人员追回薪资,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提升纠纷化解效率,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与营商环境优化。

企业送锦旗。通讯员供图
该机制构建“人社+工会+法院+N”裁调审衔接模式,通过定期联席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细化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联合督办流程,形成覆盖重点园区、乡镇街道和企业的三级调解网络,实现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治理体系。例如,在某劳务派遣纠纷中,各部门快速响应、信息互通,迅速厘清责任主体,推动纠纷高效解决。
在调解队伍建设方面,老河口市总工会培育懂法律、通人情、善沟通的复合型调解力量,打造“法理情”融合的调解品牌。8月中旬,某建筑项目8名农民工因工价分歧面临欠薪,调解机构组织企业与班组代表共同核算工时工价,全程公开透明,并同步开展心理疏导,最终促成工资全额支付,实现案结事了。
此外,市总工会联合人社局、法院围绕劳动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学习,明确三方职责:工会强化桥梁纽带功能,做好调解维稳与职工联络;人社加强执法监察与仲裁前置;法院提供司法确认支持与业务指导。同时吸纳行业协会、商会等“N”方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工会牵头、多方协同、企业自律的共治格局。企业代表现场承诺将严格落实用工主体责任,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
经验表明,资源整合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通过“工会+N”模式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行政、司法与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专业调解是实现案结事了的核心,坚持法治引领与人文关怀并重,建设专业可信的调解队伍;共建共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久之策,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营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用工环境,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