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付冰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2025年以来,老河口市聚焦企业用工需求与群众就业诉求,以“就业之家”服务站建设织密便民服务网,以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筑牢技能人才链,通过“服务+培训”双轨并行,构建起全方位就业保障体系,既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就业、好就业,也为企业精准输送技能型人才,持续激活区域就业活力。
10月24日,走进老河口市“就业之家”总站,服务大厅内功能分区一目了然。求职登记、岗位推荐、政策咨询等服务窗口依次排开,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为求职者解答疑问;一旁的岗位展示区,本地企业最新招聘信息整齐张贴,涵盖制造业、销售、家政等传统岗位,也包含新媒体运营、快递员、美甲师等新业态岗位,满足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

工作人员向求职者解答疑问。通讯员供图
“您之前做过数控工,长源朗弘、湖北万柯这两家本地企业有合适的岗位,工资区间在5000-8000元,您可以详细了解一下。”窗口工作人员正对一名求职者耐心介绍岗位信息,这样的场景在“就业之家”每天都在上演。
为让就业服务覆盖更多群众,老河口市将“就业之家”建设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科学规划站点布局。目前已形成“1+6”服务网络——即1个总站联动6个分站,覆盖人口密集的乡镇街道与工业园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基本成型。老河口市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龚斌晖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就业之家’各站点通过窗口日常服务、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累计服务群众3.8万人次,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95人。预计到今年年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可突破11000人。”
在“就业之家”搭建就业桥梁的同时,老河口市职业技术学校以校企合作“订单班”为抓手,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人才支撑。依托“襄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目标,构建起多层次校企合作体系。
以该校与老河口市育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的订单班为例,学校引入企业先进制版软件与工艺流程,邀请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指导实训;企业还根据学生培训成绩每月开展助学金评比,累计发放助学金12万余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今,已有40余名学生入职该公司,新入职学生平均月薪约6000元,4名技术骨干月薪突破万元,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入职即稳岗”。
“学校不仅面向学生开设定向‘订单班’,还针对企业现有员工开展定制化培训。”老河口市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刘峰表示,2024年以来,学校已与新昇电器、雪飞化工等10余家本地企业联合培训近400人次;依托老河口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分6批次为化工园区工人开展安全技能培训400余人次。与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合作的订单班,还针对企业焊工人才短缺问题,专门增设焊接加工培训课程。此外,学校还紧跟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今年3月结合老河口市产业集群调研结果,新增焊接加工、化工安全管理2个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
下一步,老河口市将持续深化“就业之家”服务圈建设,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老河口市职业技术学校也将优化“订单班”培养模式,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服务+培训”双轮驱动,老河口市将不断夯实就业民生根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