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小马智行与北汽新能源联合打造的第300台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正式下线,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规模化量产的新阶段,也意味着“北京方案”下的中国L4级自动驾驶量产路径正逐步成型。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通过深度整合小马智行的前沿自动驾驶技术与北汽新能源的高端制造体系,已成为中国Robotaxi领域的重要标杆,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落地样本。
小马智行创始人兼CEO彭军与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刘宇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该车型自今年7月启动量产以来,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量产方案,具备全天候、全场景、全时段的自动驾驶能力。在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期间,双方首次将该车型带到大会现场,获得来自政府机构及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从“可行”到“可量产”:L4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彭军表示,第七代Robotaxi实现了“生产即导向运营”的闭环——每一台下线车型都具备全无人驾驶能力,可直接投入测试与服务运营。这不仅显著缩短了技术验证周期,也为Robotaxi商业化提供了现实路径。
自启动合作以来,小马智行与北汽新能源已在正向研发、产线建设、供应链体系与道路测试等方面实现全面打通。随着量产提速,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计划率先在国内一线城市部署,并同步规划中东、欧洲市场的出行服务,推动L4级技术由本土创新走向全球应用。
这一进展标志着小马智行正从前沿技术探索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该车型已获得北京、深圳等地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为后续规模化运营奠定了基础。
成本与安全双突破:量产化的底层支撑
第七代Robotaxi的量产突破,背后是“小马智行速度”的成本与安全双重创新。
在成本端,通过采用车规级零部件与产线前装,小马智行将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降低70%,显著打破了L4量产化的成本壁垒。
在安全端,依托北汽新能源全冗余底盘、小马智行的多重安全架构及超过5500万公里的实测积累,双方联合构建了“安全性超人类驾驶员10倍”的技术基石,为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运营提供可靠保障。
2024年7月,北京被列入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落地。
在此背景下,小马智行积极拓展新场景:打通亦庄至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的自动驾驶接驳服务;启动24小时全天候测试,探索夜间出行方案;并以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为载体,推动北京亦庄的常态化示范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