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24 日,在深圳机场出发大厅,一台银色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招手,吸引来往旅客驻足。
据记者了解,该款机器人是“AI机器时代”在深圳机场店推出的首发新品,售价为30万~80万元。从推出至今,该款机器人已在深圳机场店售出两台。
事实上,该款首发新品是深圳机场转型的缩影。记者发现,这座年客流量超六千万人次的航空枢纽,正从过往的单一交通通道,转型为兼具交通通道与高端消费目的地功能的复合型业态。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商圈已经新开品牌近60个,其中首入品牌近20个,引入及开业的首店矩阵持续扩容。
10 月 24 日,深圳机场商圈再加一把火,举行了“潮起空港·首发深圳”“五首”(首发、首店、首展、首秀、首航)发布活动。作为 “购在中国 2025 深圳购物季” 的重点活动,该活动聚焦上述“五首”场景,集中发布深圳本土优质品牌新品,并展示国际高端品牌首店、专营店落地成果。
一场由首发经济带动的深圳机场业态转型,正在发生。
深圳机场商圈迎来首店上新潮
深圳机场商圈越来越热闹了。
9月1日,爱马仕国内机场首家直营店在深圳机场T3航站楼国内出发候机厅商业核心区正式开业。该店是一个全品类门店,外立面结合深圳海滨城市特点,采用靛青色的主色调陶瓷砖纹路,与海水波纹及T3航站楼天花形状相呼应,为旅客营造“在机场逛艺术展”的沉浸式体验。
迪奥华南机场首店、PRADA华南机场等国际重奢品牌首店也先后落地深圳机场商圈。
除了国际重奢品牌迎来上新潮,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商圈在消费电子、餐饮、时尚家居等多个领域也迎来众多首店。
在消费电子领域,影石Insta360全国机场首店、DJI大疆哈苏全国首家机场融合店等先后开业。
在餐饮领域,WOLFGANG PUCK 深圳首店、翡翠拉面小笼包华南机场首店等著名餐饮品牌首店也已入驻。
同时,玛丝菲尔全国机场首店、wedgwood全国机场首店、布先生线下首店等时尚家居品牌也选择落地深圳机场。
为何纷纷选择在深圳机场开设首店?
“AI 机器时代” 在深圳机场开设了人工智能体验馆,馆内出售数千种高科技产品,其中超过 80% 的产品由深圳本地企业研发制造,包括智能健康戒指、智能办公本、开放式 AI 耳机、全地形飞行相机等。
该公司董事长杨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圳机场作为链接全球的航空枢纽,不仅汇聚了高净值、高认知度的商旅人群,更是展示前沿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开设机场首店、发布新品,既能精准触达核心目标客群,也能依托机场的高端平台属性,向广大旅客展示前沿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市场渗透。”
从“过境地”转变为“消费目的地”
事实上,深圳机场兴起“首发经济”并非偶然。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深圳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持续成为高净值客群集聚地所带来的成果。
2024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6147.7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客运吞吐量达到32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9%;航班架次达到22.1万架次,同比增长约7.2%,均创下了机场开航以来同期新高。
同时,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经深圳入境。截至 10 月 8 日,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已突破 500 万人次,同比增长超 22%,较去年提前 60 天达到此量级,创历史同期新高。
为何高净值客群选择深圳机场?
深圳机场航线编织日益紧密是重要原因,在国内航线方面,深圳机场联合各航司打造的“深快线”在今年上半年扩容至17条,日均有超700架次往返深圳与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在国际航线方面,目前,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点总数已突破50个,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周超过800班进出境客运航班,上述航线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公商务人士从深圳机场出行,从而带动航站楼商圈高端消费群体的量级增长。
这些数字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消费,比如在跨境消费领域,随着境外人士涌入,今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深圳机场也意识到这波人流机遇,深圳机场航空城公司商业管理部副部长林圳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圳在设施和服务方面持续升级,先后完成西翼廊国际候机区域商业矩阵、免税店点位的升级优化,进一步丰富门店、商品门类,提升消费购物体验。
同时,深圳机场在外籍人士支付便利化、服务智能化等方向上持续探索发力,比如推出了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外籍来深旅客入境后可在该中心享受包括支付、文旅、交通、通信及移民事务在内的全天候一站式服务。
下一步,深圳机场将继续在“首经济”领域探索深耕,引进更丰富的消费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