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榨菜茅”光环犹在,而今步履维艰。
10月24日晚间,榨菜行业龙头涪陵榨菜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微幅增长,而销售费用与应收账款却分别激增17.39%与1375.71%,远超营收增幅。同日,公司还公告宣布终止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滋美”)51%股权。
更引人关注的是管理层的持续震荡:继2023年底原董事长周斌全离任之后,今年9月底,公司总经理赵平也已离任。从业绩表现到并购受阻,再到高层人事频繁变动,这家以“一碟小菜”占据大市场的企业,正面临内外交织的严峻挑战。
围绕公司近期的诸多情况,10月25日,涪陵榨菜证券事务代表谢正锦一一回应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及终止对味滋美股权的收购时,谢正锦语气坚定,公司拓品类的战略坚定不移,甚至不排除未来重启收购的可能。
销售投入被视为稳住营收的必要条件
10月24日晚间,涪陵榨菜发布三季报称,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亿元,同比微增0.33%。
相比营收和净利润的微增,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达3.1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2亿元增长大约17.39%,明显超出营收和净利润的增幅。
就此,谢正锦解释称,当前渠道碎片化严重,叠加消费增速放缓的大背景,销售费用的投入是稳住营收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投入现在的费用,可能还稳不住现在的营收。”
谢正锦表示,行业逻辑已经改变,在传统消费品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不能再简单套用过去“投入与营收利润同步增长”的预期来判断当下表现。此外,公司今年推出多款新品,相关促销活动及定向推广也带来了费用增加,这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必要举措。
除了销售费用的增加,涪陵榨菜在应收账款方面的变化同样引人关注。根据披露,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达1.21亿元,较去年末的819万元大幅增长1375.71%。
就此,谢正锦回应称,应收账款属于阶段数据,公司对经销商的授信通常在年终发放,年末(12月或次年1月)会全额收回后重新授信,将使用中的额度与年初收回后的额度对比,缺乏实际可比性。
针对公司应收账款增幅较大,谢正锦进一步回应称,这是公司为应对行业增速放缓,对部分优质经销商提供信用支持的结果。在授信对象选择上,信用额度的授予仅限于优质、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且公司对此有严格的风控程序。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涪陵榨菜应收账款曾达1.40亿元,同比增长1236.42%;而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则回落至81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优质经销商提供信用支持之时,涪陵榨菜经销商的总体数量正持续减少。过往定期报告显示,公司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末的3239个下降至2024年末的2632个,减少了607个;至2025年上半年末,这一数量进一步减少至2446个。
收购终止背后系标的经营不及预期
产品结构单一,长期以来是外界对涪陵榨菜的质疑焦点。尽管公司多次尝试拓展品类,但榨菜产品仍占据绝对主导。今年上半年,榨菜品类贡献营收比例仍然高达85.53%。
如此情况下,今年4月份,涪陵榨菜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陈伟、漆桂彬、范鹏杰、杜弘坤、尼海峰合计持有的味滋美51%股权。
根据收购公告,味滋美主要从事川味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肉制品等,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餐饮门店经营+B端(企业端)复合底料+餐饮预制菜+C端(消费端)复合底料”产业布局。
就上述收购,在今年9月初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涪陵榨菜曾经表示,此次收购将帮助公司快速进入复合调味料市场,并实现餐饮渠道与家庭消费渠道的互补。
然而,时隔半年,收购计划宣告终止。10月24日晚间,公司公告称,终止原因为“外部环境较本次交易筹划初期发生了一定变化,公司与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就部分核心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
10月25日,谢正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透露称,味滋美以ToB(面向企业)业务为主,主要服务餐饮类客户。但今年餐饮行业增速放缓,门店关门、停摆现象较多,直接影响了其业务表现。
尽管收购遇阻,谢正锦强调,“涪陵榨菜拓品类的战略坚定不移”。他表示,公司未来仍会寻找合适标的推进并购,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培育榨菜之外的品类。
谢正锦还表示,若未来味滋美经营形势好转,且双方战略契合,不排除重启合作或开展业务层面协同的可能。“我们就是有一点小倔强。”
对于此前部分投资者关心的发行股份收购味滋美可能导致股权稀释问题,谢正锦解释,发行股份收购是交易对方的合理诉求,且相比于现金收购,更便于设置对赌条款,从而增强交易约束力;此外,即便发行股份,总体规模也比较小,相对于公司约150亿元的市值影响有限。
“老将”谢幕但公司战略仍然不改
2023年至2024年,涪陵榨菜连续两年营收与净利润出现下滑,经营陷入增长瓶颈。与此同时,公司管理层也经历频繁变动:原董事长周斌全于2023年底离任,总经理赵平于2025年9月卸任,副总经理陈林与贺云川也于2023年12月底和2025年9月底相继辞职。
周斌全自2000年加入公司,带领这家“资不抵债的国有榨菜企业”逆袭成为“榨菜第一股”;赵平则自1995年入职,用公司公告的话来说:“在他与经营班子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了从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化、智能化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从一家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就此,谢正锦表示,原总经理赵平出生于1966年,其辞任总经理是因临近退休年龄,需预留过渡期带领新人,属于正常的人事新老交替。目前公司董事长高翔兼职总经理一职,换届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当然,具体人选需结合区属国资相关规划确定。
管理层的频频变动,是否将影响军心?谢正锦表示,60年代出生的管理层如今正面临退休高峰期,这是人口年龄结构带来的普遍现象,无需过度解读。
尽管管理层更迭,公司战略方向并未改变。提及现任董事长高翔对于公司的最新规划,谢正锦介绍,公司当前主要方向仍是“踏踏实实做好主业+积极拓展新品类”。
10月25日,连锁经营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新品推广并非一蹴而就,其成功与品牌定位、产品特性、渠道适配性、营销策略等环节紧密相关。
文志宏指出,从行业定位来看,涪陵榨菜隶属于调味料、调味品及调味菜细分领域,围绕该产业进行业务延伸,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但该细分行业的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涪陵榨菜若想通过新品开发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需充分发挥自身固有优势,包括依托成熟的品牌与渠道资源,整合供应链与市场网络等。“新品的推广本质上是一个探索与试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