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牧张雨叶欣)“我从新疆飞到武汉,不是来看风景的,是来‘卸石头’的。”10月24日,在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病房内,63岁的马叔(化姓)拍着肚子笑着说。此前六年,他与胆囊结石“和平共处”,却因近一年结石“加速生长”、右上腹隐痛,最终跨越3000多公里从新疆克拉玛依赴汉求医,通过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彻底摆脱了结石困扰。
马叔与胆囊结石的“缘分”始于六年前。当时体检发现结石仅几毫米,他没放在心上,“我们克拉玛依人爱吃手抓羊肉、烤包子,胆结石挺常见,不疼就不用管。”克拉玛依地处新疆西北,气候干燥,当地居民饮食偏油腻,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多,胆石症发病率相对较高。马叔的日常饮食也离不开这些特色美食,再加上偶尔喝奶茶,胆囊里的“小石头”悄悄开始“增产”。
去年体检时,医生提醒马叔结石数量增多,可他依旧没重视。直到今年复查,B超报告上“多发结石,部分嵌顿”的字样让他慌了神,结石数量几乎翻倍,同时右上腹还出现隐隐作痛,而且一吃好点,就要拉肚子,身边人都笑话我是“直肠子”。“我这才意识到,不是我‘养着它’,是‘被它养病’。”马叔懊悔地说,后来疼痛让他坐立难安,这才下定决心求医。
抱着“能保胆就保胆”的想法,马叔慕名来到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主治医师黄国庆为他做了详细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壁增厚、张力高、慢性炎症明显,内部结石多发且大小不一。“他的胆囊就像个打了补丁的老皮球,弹性差、排空功能弱,就是个”罢工“的胆囊,已经不具备保胆条件了。” 黄国庆解释,若继续拖延,结石可能嵌顿在胆囊颈部或掉入胆管,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甚至胰腺炎,后果更严重。最终,胆石病专科团队建议马叔做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0月21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医生在马叔肚脐内侧开了一个约1.5厘米的小切口,仅通过这一个“隐形入口”就完成了全部操作。术中发现,马叔胆囊腔内布满直径0.3~0.5厘米的混合性结石,数量众多,用他自己的话说,“比新疆夜里天上的星星还要多、还要密”。“幸好来得及时,再拖下去胆囊壁可能坏死。”黄国庆说道。整台手术仅用18分钟,术中出血极少,也不用放引流管。术后3小时,马叔就能下床行走,他惊喜地说:“这手术真神奇,一个孔、几乎不疼,我还以为得躺到第二天才能起来呢。”
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江帆提醒,结石增长过快比疼更危险。结石形成本是缓慢过程,若短期内数量、体积明显增加,往往意味着胆汁成分异常、胆囊功能下降,说明炎症在持续、胆囊内环境在恶化,再拖下去可能出现结石嵌顿、胆囊化脓,甚至增加胆囊癌风险。他强调,胆结石是动态发展的隐患,不是“不疼就没事”,每年定期做腹部彩超很重要,要关注结石数量和大小变化;若出现增长过快或腹部隐痛,一定要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通过微创手术早期干预。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