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间,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钢铁”)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548.28亿元;利润总额6.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利润2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15.91亿元至1.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更创下近11个季度单季业绩新高。
同时,该公司公告一份资产重组方案,拟以7.14亿元收购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山型钢”)100%股权,在解决同业竞争、优化产品结构同时,有望进一步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山东钢铁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并呈现加速改善趋势。根据该公司三季报数据,山东钢铁前三季度累计生产生铁770.48万吨、粗钢1101.01万吨、商品坯材1154.37万吨;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前三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4.97个百分点;净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3.34个百分点。
山东钢铁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山东钢铁做出的一系列“变革求生”的改革措施,正产生“乘数效应”,推动公司经营韧性进一步凸显。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降本增效成为钢铁企业的生存关键,山东钢铁以此为突破口,突出价值创造,抓两端控中间,提效率、降成本、抓协同,实现经营质量稳健提升。
在成本管控端,公司依托三级成本管控体系精准发力,实现吨钢降本60元以上。购销协同方面,充分借助宝武平台资源优势推进“聚量采购”,持续优化原料与备件采购成本;同步围绕“四化三新一缩差”策略,大力拓展高端用户与终端渠道,推动购销差价显著优化,驱动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此外,公司还创新构建经营创效新模式,通过优化业务界面、激发组织活力,持续挖掘运营潜力。其中,山东钢铁“产品经营+模拟经营”体系的变革,打破了传统钢铁企业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为该公司创新发展带来新内生动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品经营+模拟经营”体系的核心在于将市场机制深度嵌入组织运营,实现从“生产导向”向“价值导向”的根本转变,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景下,这种精细化管理创新成为其突破“内卷”的关键杠杆。
资本运营优化结构
业绩喜迎拐点的同时,山东钢铁同步公告的拟以自有现金收购银山型钢100%股权的计划亦备受市场关注。
资料显示,银山型钢主营业务涵盖板带钢材、生铁、钢坯等核心产品,拥有生铁产能587万吨、粗钢产能560万吨,2025年1月至7月银山型钢已实现营业收入117.32亿元、归母净利润0.39亿元。重组完成后,其稳定的营收与利润贡献将直接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前述山东钢铁有关人士表示,若交易顺利完成,预计将引发一系列良性连锁反应。一方面,银山型钢的铁、钢、材产线及合规产能指标将全部纳入上市公司体系,既能解决此前产能匹配度不足的问题、彻底消除同业竞争,又能优化上市公司产品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双方原有关联交易将全部清零,企业管理流程将更趋顺畅,运营效率有望显著提升。
据了解,此次资产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并不会稀释上市公司股权,随着产品结构优化、内部协同效应逐渐释放,山东钢铁业绩水平有望进一步增厚。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有序落地背景下,行业整体盈利回暖反弹的趋势愈发明显。山东钢铁借此机会在深化变革和资本运营中推动成本端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秉承聚焦主业、做强做优钢铁核心业务的战略方向,积极推进优质资产整合,也将助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