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00:07:42 股吧网页版
进一步完善塑料期货品种工具体系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韩乐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将于10月28日上市,塑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充满期待。从上游生产商、中游贸易商到下游加工企业,大家已形成共识:这一创新工具可填补现货均价定价与贸易风险管理的空白,完善塑料期货品种工具体系,助力塑料产业应对价格波动、稳定经营。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日控股)副董事长邵世萍认为,这一新工具将使风险管理从“点对点”升级为“面对面”。“传统实物交割期货合约最终形成的是某个时点的价格,而月均价期货合约反映的是整个月的平均价格。”她解释说,月均价期货有两大核心优势:其一,价格标准更丰富,能有效平滑短期市场波动,更真实地反映一个月的整体价格水平,与现货贸易中逐渐兴起的月度结算模式高度契合;其二,风险对冲更精准,尤其是针对进口业务中采用的月度均价计价模式,可直接规避传统期货模拟套保产生的误差。

  邵世萍介绍,明日控股在国内塑料现货贸易中,已熟练使用大商所期货工具套保且效果显著,但在进口贸易环节,因更多采用国际通行的月度均价计价,长期面临套保难题——只能通过每日在期货盘面上进行等量交易的方式来模拟月均价,操作相对繁琐,还存在模拟误差与基差风险。

  “月均价期货上市后,我们能实现与均价计价模式更匹配的对冲,减少拟合误差、简化套保操作、降低管理成本,进而完善从国内到国外、从采购到销售的全链条风控体系。”邵世萍认为,尤其在价格剧烈波动时,这种精准对冲的价值更能凸显。

  金能科技副总经理伊国勇的观点与邵世萍不谋而合,他用“迫切需要”形容企业对精准风险管理工具的期待。“当前国际贸易中,塑料原料普遍采用均价定价模式。国内传统期货工具及配套的基差点价模式,更多用于锁定某个具体时点的价格,要为均价贸易套保就会面临障碍。”伊国勇表示,月均价期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能为均价计价贸易提供直接对冲工具,提升套保效率。更重要的是,月均价“少涨少跌”“慢涨慢跌”的特点,可平滑单日价格剧烈波动冲击,让企业从应对短期波动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中长期生产规划与成本控制。

  特产石化相关负责人宋仕威认为,当前,塑料贸易企业向石化工厂采购时,大部分采用每周定价模式,为月均价模式推广奠定了基础。与工厂有长期代理销售关系的贸易企业,在月均价期货工具支持下,有望逐步向月均价模式过渡。同时,下游部分体量较大、订单稳定的企业,也存在采用月均价模式的潜在需求。

  在宋仕威看来,月均价期货还能大幅降低产业客户套保的决策压力。“企业无需再为何时点价而焦虑,也无需管理复杂的基差风险,操作门槛与技术难度显著降低,更多中小企业可以轻松参与风险管理。”他说,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需求灵活选择套保方式,长周期现货贸易更适合利用月均价期货。

  在嘉悦物产集团有限公司聚烯烃研究负责人林黛思看来,除了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月均价期货还将重塑塑料行业生态,进一步推动行业从“粗放定价”向“精细化定价”、从“价格博弈”向“价值创造”转型。

  林黛思表示,传统定价模式严重依赖买卖双方临时、一对一的“一口价”谈判,价格分歧大、谈判成本高,且缺乏连续性与前瞻性。月均价期货将“价格锚”从某一时刻扩展到“月份平均”,让价格更可预测、可量化,进而促成更长期、更细化的合同条款。

  对产业链各环节而言,月均价期货将为不同企业带来差异化的价值提升。

  “上游生产企业可将‘月均价套保成本’嵌入报价模型,推出‘当月均价+基差’的长期供应合同,提升对大客户的吸引力。”厦门国贸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韬举例说,上游企业可以提前卖出月均价期货合约,以合适价格锁定销售期利润,无需纠结抛售空单的点位。中游贸易商则在产业链中承担“价差传递”的作用,通过锁定上下游价差实现稳定盈利,摆脱传统模式中“赌”价格涨跌的经营风险。

  下游加工企业更是月均价期货的直接受益者,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月均价期货能缓解其“对上无议价权、对下无定价权”的困境。在承接订单时,通过月均价期货将原料成本锁定在可接受区间内,稳定加工利润,无需因担心原料涨价而不敢接长单、大单。

  “整个产业链会探索利用‘月度结算周期+基差’模式,避免频繁议价与短期冲击造成的市场扭曲,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向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提升与供应链服务优化,使升贴水真正反映产品附加值。”林黛思说。

  京博石化副总经理刘勇通过实际案例印证了这一转型趋势。2024年,京博石化与诺辰塑业达成3600吨聚丙烯购销合同,约定最终结算价以大商所聚丙烯期货2501合约12月平均结算价为基础,加上双方商定的升贴水。这种模式有效帮助下游加工企业规避了单日价格剧烈波动风险,让月度综合采购成本更平滑可控。

  刘勇进一步补充说,企业制定套保策略,需结合自身经营周期与风险偏好。以长期订单为主、对月度综合成本稳定要求高的下游加工厂,适合买入月均价期货对冲原料采购成本上行风险;追求稳定出货销售且产品销售价格未锁定的上游企业,可通过卖出月均价期货防范售价下跌风险。对于一单一议的现货贸易或临时的采销需求,企业仍可借助传统的实物交割期货合约进行定价和套保。同时,企业也需建立保证金监管、动态监控等风险防控机制,做到安全理性参与。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参与月均价期货交易,其功能将进一步发挥,为产业链提供更精准有效的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工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刘勇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