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融结合不仅是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破解‘产业升级缺资本、科技创新缺支撑’现实瓶颈的关键路径。”财达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明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当前,江苏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长三角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产业链韧性提升等领域迎来多重机遇。面对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财达证券作为国有上市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产融结合的新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深耕长三角
以实体化布局强化赋能思维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在这个关键节点,金融机构不仅要当好‘输血者’,更要做好‘赋能者’。”张明表示,财达证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导向,致力于发挥连接产业与资本、创新与市场的桥梁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在张明看来,当前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正面临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任务。一方面,传统产业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需要培育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此过程中,金融支持不可或缺,而证券公司在其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对此,张明表示,财达证券将紧紧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正在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金融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在风控体系建设方面,正在优化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
此外,张明还表示,财达证券将依托财达研究院、城投之家、中国城投50人论坛等专业平台,持续深化对产业集群培育、国企投融资机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与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生产要素高效共享,为精准服务提供决策支撑。
三大维度发力
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财达证券已经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张明表示,一方面,财达证券将加强与政府、企业、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另一方面,财达证券将加大科技投入,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此外,财达证券还将从三个维度发力,通过专业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以‘全链条服务’助力产业生态构建。我们正在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张明介绍,财达证券将为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方位金融支持。在初创期,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成长期,提供新三板挂牌、定向增发等服务;在成熟期,提供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全方位资本市场服务。
张明特别提到,财达证券正在加强行业研究能力,深入理解产业链各环节的金融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方案。这种基于产业链深度理解的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二是以‘差异化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面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多元化的特点,财达证券采取了差异化服务策略。”张明表示,财达证券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对于传统产业,财达证券重点支持其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则着力支持其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这种差异化服务策略使得财达证券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得更加精准有效。
“我们深刻认识到,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金融需求。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提供真正有价值的金融服务。”张明补充说。
“三是以‘定制化服务’赋能科技创新突破,科技创新是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张明告诉记者,财达证券特别注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财达证券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等方式,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财达证券还积极参与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