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介绍全会关于“十五五”时期开放工作部署时表示,要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既看国内生产总值(GDP)也看国民总收入(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这一表述超越了单一生产维度的增长考量,而重视“中国人经济”揭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范式转变。
GDP与GNI是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体两面。GDP作为衡量国内生产成果的核心指标,彰显“中国经济”的本土根基——通过擦亮“投资中国”品牌,落实既准入又准营,吸引外资扎根中国市场,有利于筑牢经济增长的底盘。GN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通过“中国人经济”的全球延伸,将海外投资利润、跨境劳务收入等纳入国民财富版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超过3万亿美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前三。中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遍布19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海外资产收益正持续转化为GNI增长的重要动力。
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是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单纯依赖GDP易受本国经济周期波动冲击,而在GNI导向下,一国的企业和资金通过多元化全球布局,能够有效对冲单一市场风险。前三季度,我国与240余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稳定贸易往来,便是有力证明。“中国人经济”与海外当地经济互相强化、互相促进。同时,从“世界工厂”到“全球价值创造者”的跨越,发展“中国人经济”能有效推动国内企业往价值链高端攀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双向投资政策是连接两大维度的实践路径。“十五五”时期,我们要擦亮“投资中国”品牌,也要引导产供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通过“中国人经济”来拓展中国经济的外延,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不仅塑造中国经济的新优势,更将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兼具效率与公平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