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01:41:41 股吧网页版
一场私募业的“供给侧改革”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场私募业的“供给侧改革”

  种种迹象表明,私募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据上证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注销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超1000家,近期部分私募更是收到监管现场检查通知,排查业内存在的高频违规问题。与此同时,有上百家私募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分或警示,包括一些头部机构。

  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私募业呈现出有进有出的良性格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9月新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年内新高,百亿级私募数量更是突破100家大关。

  “这就是一次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让不守规矩、毫无底线的‘坏学生’出局,才能让优质私募得以更好发展,让专业化人才持续涌入,也让更多投资者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变革赋予了行业重新自我定位、规划发展路径的契机。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合规者稳进,专业者远行。

  “劣币”出清

  今年以来,私募行业的“差生”正在加速出局。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登记数量已达1032家。从类型来看,“主动注销”的私募数量为493家;“依公告注销”的私募为3家;“协会注销”的私募为464家;“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私募为71家。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前两年,今年以来“主动注销”的私募数量超过了“协会注销”。

  据悉,“协会注销”的私募包括因纪律处分、异常经营及失联等情形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而“主动注销”则是管理人自身因难以经营而注销登记。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行业监管不断细化的背景下,私募的合规成本不断提升,部分私募因无法实现合规展业而选择注销登记;另一方面,一些凭借‘灰色业务’如通道等生存的私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因此选择退出行业。”卓德投资副总经理李进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存在合规瑕疵的私募频频“亮剑”。

  比如,9月26日晚间,中基协发布了针对陆浦财富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并决定暂停受理陆浦财富私募基金产品备案6个月。

  据上海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陆浦财富相关私募基金受让同一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所持有的相关信托计划4.01亿元劣后级信托份额对应的收益权。然而,陆浦财富未按基金合同约定,向相关私募基金投资者提供可能影响其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即所投资信托计划的收益权对应劣后级信托份额,该信托计划发放的贷款曾发生违约、违约后的相关诉讼及执行进展,以及所涉房地产项目的重整情况等。

  今年2月,厦门证监局发布《关于对厦门博孚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何阳阳、蔡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称,厦门博孚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存在将基金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行使的情形。

  另外,今年以来多家私募因“不务正业”被监管层点名,违规行为包括从事借贷、提供咨询服务、居间服务、开展易经算命。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中基协对于违规私募及相关人员开出处分书将近300份,各证监局也针对超100家私募的违规行为开出警示函。

  “利剑”高悬

  私募业“劣币”出清背后,是监管之手不断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近日,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部分私募收到了证监局的现场检查通知,并提供了现场检查准备材料清单。

  具体而言,监管要求准备的材料清单涵盖三类:一是管理人相关材料,包括公司综合情况说明、人员资质材料、合规处分记录、股权代持说明(若有)、账户信息列表等;二是公司管理基金产品相关情况,包括产品运营说明、产品档案材料、投资运作材料、账户流水明细等;三是检查人员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包括印章管理材料、财务内控材料、合伙企业相关材料等。

  该人士坦言,并非所有私募都收到了现场检查通知,不过今年以来,多个证监局开展了辖区私募的现场检查或自查。整体而言,近年来相关检查的精细度不断提升,很多灰色地带以私募自身没有注意到的合规漏洞暴露在阳光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对私募业的规范引导是全方位的,不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等接连颁布,渠道端的要求也倒逼私募提升合规化、专业化水平。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明确商业银行须对代销产品开展全面的尽职调查,由专业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并报高级管理层审批后方可准入。

  办法还明确了私募产品的准入标准,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合计不低于5亿元、管理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合计不低于3亿元,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不少于3年,近3年内未受到行政处罚和中基协纪律处分。

  一位深圳行业人士称,作为非持牌金融机构,私募以往更多依靠自律实现快速发展,但在这过程中,“伪私募”、乱私募损害投资者利益,不断动摇着行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行业监管“长牙带刺”不仅对私募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也进一步保障了投资者的正当利益。

  变革进行时

  激浊方能扬清。“刮骨疗伤”的过程中,私募业迎来了积极变化。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已有120家私募管理人完成登记,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登记私募的实控人及创始团队专业化水平相较以往显著提升。

  比如,9月底国贸创领(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登记,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据披露信息,该私募法定代表人董晓亮为资管行业“老将”,曾担任圆信永丰基金、太平基金等公募机构的高管。近期登记的南京科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友安私募基金管理(广东)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耀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私募,其创始团队也均具备较长时间的证券从业经验。

  不仅是专业人才持续涌入,私募业管理规模也在规范发展中稳步上升。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614家,管理基金规模达20.73万亿元。而在今年初,管理人数量和管理规模分别为20289家和19.91万亿元。

  百亿级私募梯队也迅速扩容。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百亿级私募数量突破100家,达101家,较9月底的96家新增5家。具体来看,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投资和赫富投资重回百亿级阵营,大道投资则为新晋的百亿级私募。

  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监管引导下,私募业变革的效果逐步显现,专业人士纷纷“奔私”、行业规模止跌回升都是证明。未来,私募比拼的不再是短期业绩,而是包括合规能力、专业能力、客户陪伴能力等在内的综合实力。

  记者采访获悉,越来越多管理人意识到了私募业的深刻变革,正不断提升自身机构化水平。

  蒙玺投资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称,合规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多家机构从组织结构、风控体系、数据管理和信息隔离等维度,持续强化内部管控,比如推行投研、交易、风控、合规的四线分离机制,确保策略研发与执行的独立性与审慎性;建立全链路审计与监控系统,覆盖从数据获取、模型运行到交易执行的全流程;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和职业道德培训,形成“技术向善,理性投资”的价值导向等,希望在坚守合规底线的同时保障投资人利益。

  星石投资认为,未来私募管理人要不断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头部私募会进一步提升投研实力和机构化水平,向全球领先的资管巨头看齐,中小私募则应培育差异化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理财选择的基础上获取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