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A股震荡调整,年内表现“一骑绝尘”的科技股有所波动。对此,多位受访基金经理表示,表面上看本轮市场调整是由外部因素触发,实质上是市场对前期大幅上涨的科技板块自发的获利回吐。不过,AI等科技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当前的调整或将为后续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已成为A股市场上最热门的赛道。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被动指数基金中,多只通信、人工智能、芯片相关产品近一年净值增长超50%;在主动基金中,中欧数字经济、华富科技动能、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大成科技创新等多只重仓科技标的的产品近一年净值增长均超100%。
对于10月以来的市场波动,泓德基金基金经理、成长组组长于浩成告诉上证报记者,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经历三季度的显著上涨后,估值修复已较为充分,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形成技术性调整压力;另一方面,外部因素对科技板块情绪面造成了冲击。于浩成说,尽管短期内出现调整,但AI等科技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当前的调整或为后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认为,从资产定价的空间、景气、估值分位和风险偏好四个维度分析,中国资产有望继续修复。决定资产价格的基本面因素主要来自所处行业中长期空间和行业景气边际变化,目前不少行业陆续进入盈利能力改善的新周期,随着AI产业和传统行业有机结合,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出现越来越多创新突破,以新能源、新科技、新消费、创新药为代表的“四新资产”有望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嘉实基金股票研究部总监刘杰表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一方面,海外对于人工智能的投资和建设仍在持续迭代,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模型—算力—应用”的投资范式转移在国内企业层面有望形成闭环,并在相关投资标的上兑现。
展望后市,科技板块有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于浩成表示,AI产业链作为科技投资的核心主线,其覆盖面极广。目前,产业演进呈现清晰的传导路径:大模型、GPU芯片、光模块、PCB等前端环节率先实现业绩与股价兑现;随着AI加速发展,需求外溢效应逐渐显现,存储、半导体设备、新材料等估值更为合理的中游环节开始受益。
“在应用层面,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作为AI重要的落地场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人形机器人备受市场关注,但产业化进程相对较远;智能驾驶的初级应用已开始规模化落地,前期股价表现尚未充分反映其潜力。此外,近期美国AI产业发展遭遇电力能源瓶颈,这为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带来重要机遇。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与AI电力需求形成战略契合,或将成为下一阶段重点发展方向。”于浩成说。
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研报分析称,景气优势或将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随着产业趋势与景气优势共振,市场对于科技成长景气主线的共识有望再一次凝聚。其中,10月以来涨幅偏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块的游戏、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和元件;新能源板块的电池、光伏设备、电机;医药板块的医疗服务,以及机械设备板块的自动化设备、专用设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