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行业仍处于阶段性调整期。在“531”抢装潮结束后,光伏新增装机量逐月回落,6月、7月和8月分别降至14.36GW、11GW和7.36GW,其中8月数据创下年内单月新低。与此同时,负电价现象蔓延、区域利用率分化加剧,行业竞争持续激化,多数光伏企业仍面临压力。
在此背景下,中来股份(300393.SZ)10月24日晚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8亿元,净亏损3.98亿元。面对当前行业存在的普遍挑战,中来股份结合行业政策积极应对,加强产品业务推广、技术布局、海外市场拓展,积极应对行业挑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136号文”)全面加速落地,推动新能源行业正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光伏项目收益模式亦发生深刻变化。中来股份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136号文”发布后,各地配套政策逐步明确,公司正结合各省具体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业务,并计划未来重点发力智能化、数字化运维,持续提升运营服务价值。
产品力是业务推广的关键支撑。中来股份在n型TOPCon技术领域具备显著先发优势,其推出的御风组件结合TOPCon电池与全钢化封装方案,具备超低碳、高效能和轻量化特点,并拥有“三低四抗”(低温度系数、低工作温度、低热斑温度,抗飓风、抗暴雪、抗冰雹、抗爆裂)综合性能,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2025年7月,御风组件成功入选长三角创新示范案例;同年9月,在SMM光伏产业大会上,泰州中来光电入选2025年上半年SMM光伏组件Tier1榜单,山西中来光能获评“光伏电池创新技术优质供应商”,苏州中来新材荣获“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优质供应商”。多项荣誉共同彰显了中来股份在n型技术、封装材料与组件制造方面的综合实力。
在巩固TOPCon优势的同时,中来股份亦前瞻布局下一代BC电池技术,公司是国内较早实现IBC技术研发并批量出货的企业之一,其早在2019年便启动无银化、低成本、高效率BC电池的研发,并致力于推动TOPCon与IBC技术融合,形成TBC技术路线。据悉,该技术目前已顺利完成小试阶段。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中来股份持续加快全球化经营步伐,积极拓展海外增长空间,其组件销售拥有欧洲CE、印度BIS、法国碳足迹ECS、韩国KS、新加坡防火、英国MCS、迪拜列名、意大利防火、澳洲CEC、巴西列名、PVEL等多项国际认证,产品远销海外60多个国家与地区。
近年来,公司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保持良好稳定合作关系。2025年9月,双方再次举行会谈,计划在合作领域拓展、能源资产增值、新材料与新技术导入、境内外新能源项目投资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协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尽管光伏整体仍面临挑战,但“反内卷”已成为共识,政策端亦持续释放积极信号。2025年第三季度,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多部门与28个省市协同出台148项光伏相关政策。特别是在《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中明确提出“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行业短期企稳与长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