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ST岭南(002717.SZ)发布公告称,其近日收到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2025)粤2071民初58622号。
公告显示,ST岭南起诉原实际控制人、现任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尹洪卫以向其追偿占用资金相关案件已立案。涉案金额为1.42亿元及相应资金占用损失。截至公告披露日,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ST岭南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笔资金具体用途尚未明确,系尹洪卫“个人行为”,公司正通过司法程序追偿,但目前暂无法确认其个人资产能否覆盖相关欠款。
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5日,ST岭南和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42亿元还款承诺落空
据ST岭南公告披露,尹洪卫于2024年1月通过向供应商支付款项的转移方式,从公司转出资金2亿元,整个过程既未履行内部资金审批流程,也未按《关联交易内部决策制度》报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这种违规操作,导致审计机构对ST岭南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认定公司内控已失去对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保障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资金占用问题并非首次出现。ST岭南自查发现,2021年3月尹洪卫就曾通过类似方式占用1000万元,后于2022年归还。截至2024年年末,占用的资金尚有1.53亿元未归还,经部分偿还后,截至2025年5月仍有1.42亿元未收回,该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3.37%。
2025年4月,尹洪卫曾出具《资金占用解决方案》,承诺于当年7月底前全额归还占用资金,却未能履约。ST岭南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追偿,诉求包括退还1.42亿元本金、支付自2024年1月起按LPR计算的资金占用损失,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然而,上述款项追偿面临着现实困境。截至2025年10月23日,尹洪卫累计被冻结股份2.08亿股,累计被轮候冻结13.94亿股。此外,因诉讼较多且有多轮轮候查封,尹洪卫持有的股份后续可能被司法处置。
截至2025年10月25日,尹洪卫近期共有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5.50%)被分批司法拍卖。其中,4000万股(占总股本2.20%)于10月22日完成过户;2000万股(占总股本1.10%)于10月23日完成过户。过户前,尹洪卫持有公司2.6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4.71%。两批股份完成过户后,其持股数量降至2.08亿股,持股比例下滑至11.42%,两次权益变动均触及1%整数倍标准。
对于市场最关注的1.42亿元能否追回问题,ST岭南方面人士透露,公司自发现资金被占用后“一直都在追他(尹洪卫)还钱”,但目前暂无法判断追偿前景。“他(尹洪卫)的个人资产情况,我们这边不确定能不能覆盖这笔欠款。”该人士表示,当前已启动法律程序,“只能等法院开庭判决之后,再依据判决结果继续推进追偿”。
值得注意的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岭南及尹洪卫已于2025年9月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市场普遍认为调查与资金占用事件直接相关。对此,上述ST岭南人士向记者回应称:“不确定监管部门的调查内容,公司暂未收到明确说法。”
ST岭南方面表示,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被告在解决资金占用工作上暂无实质性进展,为加快其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的进程,公司决定向被告提起诉讼,同时公司将继续保持与被告沟通,督促其尽快通过现金偿还、资产置换等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以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三年亏损逾36.30亿元
ST岭南于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主业聚焦于生态、文旅等领域。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ST岭南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5.54亿元、10.92亿元和9.8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逾36.30亿元。
“公司业绩亏损主要源于客户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特别是地方财政紧张导致回款周期延长。”ST岭南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应收款回收力度。
此外,ST岭南方面指出,园林绿化类企业收益高度依赖地方财政。当前该类项目主要以“EPC+PPP”模式为主,企业收益与地方财政支付能力密切关联。截至2024年年末,ST岭南应收账款余额达22.59亿元。
2025年上半年,ST岭南净利润亏损1.28亿元。ST岭南方面表示,当期部分甲方财政承压导致项目结算周期延长,叠加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下降,制约了项目施工进度与资金回笼效率。成本端方面,公司日常经营费用同比下降,但财务成本因融资规模维持及债务逾期影响仍处高位,利息支出叠加罚息、违约金等非经营性支出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ST岭南金融债务逾期本金为23.88亿元,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借款、保理公司借款、“岭南转债”本金。
ST岭南方面表示,公司受限于多笔债务逾期,且目前为失信被执行人,面临违约金、滞纳金等衍生费用支付压力,债务逾期导致融资渠道收窄、资金成本攀升,流动性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