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18:17:40 股吧网页版
AI重塑金融业,为何人才难求?
来源:蓝鲸新闻

  蓝鲸新闻10月27日讯(记者严沁雯)什么是AI大模型时代的重要资源?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在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人才。当“FinTech”逐步迈入“FinAl”的新阶段,金融机构的人才需求正发生变化。

  “作为地方中小银行,很大的挑战就是人。总体而言人才缺得厉害。”在2025外滩年会阿里云专场上,杭州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李炯直言,从实践而言,除了难以拿到高质量数据,人才缺乏是另一大挑战。

  稀缺的人才从何处来?李炯坦言,以自我培养为主。“因为我们也给不出太高的价格。AI本身非常新,这个领域大家起步差距并不大,我们也挖不到特别好的人。”

  李炯补充道,他认为人才可能并不产生于科技部门,而可能来自业务部门,或是懂科技的业务部门人员。所以要培养既懂科技又懂业务,关键是能通过数字化方式理解银行业务的人。

  对于人才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亦认为,当前存在一个重要的瓶颈。

  “今年8月,美联储纽约分行发布了各个专业的失业率。最让我惊讶的是,Computer Science 和 Computer Engineering 两个专业的失业率比文史哲高。再细看这组数据,会发现 Senior的工作量都是满的,但是 Junior 很难找工作。因此在这个行业已经有工作的人还是可以保住工作,但新毕业的一批人就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沈艳表示。

  沈艳进一步提到调研中发现的“80分现象”:AI时代来临后,存在训练真空。“本来进入一个新行业,可以从零起步成长到七八十,再从七八十的中层中挑出人做高层。可是当AI来临,直接从零拉到了八十。但要从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人中,挑出能够挑大梁的人才,这非常困难。”

  对此沈艳建议,业界应考虑更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让他们进入职场体验。“过去模式专业分工,AI已经不是‘加’也不是‘乘’,而是已经到了指数位置,这意味着人才培养本身需要更加融合,学界和产业界也要有更深的融合,让年轻人在进入市场前能够更多体会到在业界工作的体感。”沈艳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I技术的持续演进,其应用正深刻影响行业人才结构,“AI是否将取代人类”成为热议话题。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新金融行业总经理张翅提到,过去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都会面临组织如何顺应数字化过程的问题,但是到了AI时代已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能创造出AI员工,就创立了一个AI组织。这个AI组织可能是一个来重新创造新的业务价值的入口,并不会对原有的组织条线带来大的冲击。

  “所谓的能力瓶颈和碳硅共生的命题,在AI时代如果面向人、面向专家建模,能够更好驱动组织的柔性进化。”张翅说。

  李炯也认为,AI不是简单的工具,“我看到很多专班同事在用AI工具后,思考发生了变化。同时,这个时代AI会在各行各业,尤其是金融行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就说明AI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我相信AI会改变一些业态和规则,并深入到逻辑中去。如果说技术是工具没有问题,但如果应用到具体行业中,将AI理解成简单工具可能太简单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