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7日讯(编辑刘蕊)近日,高盛中国股票投资组合策略师付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正不断降低,同时其出口商品也在逐步高端化,商品利润率在逐步提升。
她表示,中国科技、零售等各行各业的旗舰企业正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不断扩张,在那里利用低成本优势,建立供应链,从而不断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对美依赖度不断降低
10月19日,高盛曾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战略:走向世界》的报告。研究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非美市场的出口以约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相比之下,同期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每年下降0.6%。
上周四(10月23日),付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她表示,2018年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转折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在那一年升级,促使中国企业探索新市场。
她表示,面对美国市场,“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它们不得不转移或使目的地多样化”。
高盛发现,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数十个相关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占其所有贸易的47%,较2005年的32%大幅提升。
付思表示,目前中国对外的出口产品主要类别,正逐渐从过去的玩具和纺织品转为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和IP商品(如泡泡玛特玩偶)等高附加值商品。
“总体而言,我们仍然看到(中国企业的)海外收入仍在增长,”付思表示,“另一件事是,在产品方面,中国一直在沿着增值曲线前进。”
新兴市场具备吸引力
付思表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新兴市场目前极具吸引力,因为中国企业可以在服务当地低收入消费者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保持成本效益。尽管新兴市场的消费能力和基础设施“可能是一个问题,但现在担心还为时过早”。
付思表示,电动汽车和电池是中国企业在新兴国家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同时,另一些中国产品——比如白色家电——的对外出口链正“走向成熟”。
她预计,中国企业将继续在新兴市场扩张,因为它们已经在当地建立了产能,随着本地化供应链的扩张,产能将不断增长。或许正因如此,付思认为,在新兴市场中,东南亚对于中国企业“尤为重要”——因为这里通常也是中国企业产品组装是首选地区。
付思表示,中国大多数经济领域的公司将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在核心新兴市场建立供应链。
“我们仍然需要等待,看看他们能否围绕那里的工厂建立一个更完整的供应链,”她表示,“所以,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