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记者宓迪)近日老铺黄金迎来年内第三次调价。与此同时,多家银行于近期宣布调整黄金产品投资规则。金饰企业为何接连宣布调价?面对当下市场,普通投资者又该注意什么?
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调价
根据此前老铺黄金在电商平台的公告,老铺黄金定于26日进行产品价格调整。老铺黄金称,产品调价详情以线上线下产品实际标价为准。27日,央广财经记者从北京一家老铺黄金店铺工作人员处获悉,此次调价整体幅度约18%~25%。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调价,此前的调价日期分别在今年2月份和8月份。从业绩来看,根据老铺黄金此前公告,今年上半年,老铺黄金实现收入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3.51亿元,同比增长290.6%。
根据公开报道,此前亦有周大福计划10月底对“一口价”黄金产品涨价的消息传出。记者27日亦从周大福方面获悉,考虑到金价持续上涨对成本的影响,集团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格,大多数产品的提价幅度预计在12%-18%。周大福方面称,集团设有机制密切监测金价波动,并适时作出价格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
从与金饰价格高度相关的黄金价格情况看,年初至今,现货黄金价格涨幅达到54.86%,COMEX黄金期货价格涨幅达到54.48%。但近期,现货黄金(伦敦金现,下同)屡次突破关键关口,一度触及4381.484美元/盎司,创下新高。10月21日,国际金价上演“大跳水”。而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16时21分,现货黄金报4063.772美元/盎司,日内跌1.16%;COMEX黄金期货价格报4077.3美元/盎司,当日跌1.46%。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部分金饰企业接连涨价并非是简单的成本转嫁,而是金饰品牌战略升级的选择。面对当下国际金价的涨幅,企业借机将原料波动转化为品牌溢价,提价行为有助于将“黄金保值”心智植入消费者认知。然而,当金价回调,消费者对“只涨不跌”的预期一旦破裂,认知预期将迅速透支。田利辉提醒,企业若过度依赖涨价而非产品创新,不利于形成长期竞争力。
多家银行调整黄金产品投资规则
记者关注到,在近期金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多家银行于本月宣布调整黄金产品投资规则。
其中,交通银行24日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变化,该行将对贵金属钱包业务进行调整,自2025年10月27日9:30起,该行贵金属钱包积存计划起点金额将调整为随金价浮动的方式,积存金额需大于等于实时金价,且符合积存交易递增单位要求(100的整数倍)。例如:积存时的贵金属钱包业务金价923元/克,积存计划交易递增单位为100元,则可申请积存计划的最低金额为1000元。
兴业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该行计划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按金额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人民币1000元起调整为人民币1200元起;按重量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为1克不变。平安银行21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24日起,该行平安金积存业务按金额设定的定投计划起投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100元。
近期部分银行亦就贵金属价格波动发布相关提示。建设银行17日公告表示,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客户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银行调整贵金属业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近期金价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显著上升。这些调整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尤其是在当前金价高位震荡、波动性增强的背景下。
娄飞鹏表示,对投资者而言,提高投资门槛意味着普通投资者在参与贵金属投资时需更加谨慎,资金门槛的提高可能抑制部分小额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同时,银行的提示也提醒投资者关注市场波动风险,避免盲目追高。
在当下的环境下,在黄金投资上应注意什么?娄飞鹏建议,在风险上,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短期回调风险,黄金价格在快速上涨后,存在短期回调的可能性。市场情绪极端化,当前市场情绪高涨,投资者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行为,需理性判断市场走势,避免盲目跟风。政策与地缘风险,美联储政策变化、美国政府停摆等事件均可能对金价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动态。
田利辉建议,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黄金投资切忌投机,建议配置比例严格控制在流动资产10%以内,优先选择黄金ETF(费率<0.5%)或银行积存金。投资者应坚持定投策略,利用金价波动平滑成本,切勿高位追涨。黄金可以是抗通胀的“压舱石”,不应是短期暴利的“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