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21:36:21 股吧网页版
安徽登顶汽车产量第一省,今年将有15个省份破百万辆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李秀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今年前三季度各省汽车产量出炉,安徽省以240.4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位,超过第二位的广东(208.84万辆)逾30万辆。预计今年全年,安徽将一直领先广东,安徽将真正登顶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大省。

  每10辆车就有1辆“安徽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量前十位省份依次是广东、安徽、重庆、江苏、山东、上海、陕西、浙江、吉林和湖北,产量分别是570.74万、262.03万、254.01万、225万、183.81万、180.75万、175.35万、169.22万、150.7万和138.91万辆。

  从2016年开始,广东省一直保持汽车产量全国第一的位置。不过,今年以来,广东开始落后于安徽,差距越来越大,从一季度相差近10万辆扩大到现在超过30万辆。从今年以来两省月度产量来看,今年安徽超过广东将是大概率事件。

  安徽和广东产量数据此消彼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统计局推进“法产并重”改革,即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并重统计改革。2025年开始,国家统计局调整汽车产量统计方式,从“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统计”。

  在调整之前,总部在外省的汽车企业于安徽生产基地所产汽车被计入总部所在地,调整之后,这部分产量就计入安徽。比如,此前比亚迪在安徽基地的汽车产量被计入深圳总部,今年起产量归入安徽。

  不过,在统计方式改革的影响之外,安徽汽车产业快速崛起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安徽已经集聚了比亚迪、蔚来、奇瑞、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厂,以及覆盖整车、三电、智能驾驶的产业全链条,2800家零部件企业。

  从统计方式调整之前的三年数据来看,安徽汽车产量就大幅增长,在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22年-2024年,安徽汽车产量分别是174.69万、208.8万和262.03万辆,全国排名分别是第七位、第四位和第二位。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车产量240.44万辆,去年同期安徽汽车产量为182.65万辆,同比增长31.64%;同期,全国汽车产量为2404.76万辆,那么,安徽汽车产量全国占比达到10%。也就是说,每10辆车就有1辆来自安徽生产。

  安徽增长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前三季度,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121.63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去年同期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7.94万辆。相反,广东前三季度汽车产量208.84万辆,同比增长-44.7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3.02万辆,同比增长-67.97%。

  15省今年产量将破百万

  安徽登顶第一的同时,其他新兴汽车省份的产量也在快速增长,而且排名也持续上升。

  比如,今年1月至7月,陕西汽车产量108.3万辆,较2024年提前1个月突破百万辆,同比增长22.1%,高于全国11.6个百分点,产值同比增长21.2%。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74.3万辆,同比增长25.5%,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68.6%。

  其实,今年前三季度,在安徽和广东两个超过200万辆的省份之后,重庆、山东、江苏、浙江、陕西、上海、湖南、吉林、北京、河南和湖北都超过了100万辆。其中,安徽、山东、浙江、湖南和河南排名相比去年同期都在上升,尤其是湖南上升了10个位次。

  不仅如此,在这13个超过百万产量的汽车大省之后,四川和广西两个省份今年产量也超过80万辆,分别是80.62万和80.29万辆。此前1-9月两个省份的月度汽车产量都保持在8万—12万辆,因此,预计四川和广西今年全年的汽车产量也将突破百万辆。

  这就意味着,今年将有15个省份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百万汽车产量俱乐部”进一步扩容,四川、湖南和河南这三个省份今年将跻身“百万汽车产量俱乐部”。

  梳理最近三年的数据来看,“百万汽车产量俱乐部”成员持续扩容。

  2022年,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的省份有10个,分别是广东、上海、吉林、重庆、湖北、广西、安徽、陕西、浙江和山东。2023年数量增至11个,江苏和北京分别以194.98万和100.27万辆加入,广西以97.52万辆滑落。2024年,数量又增加到12个,广西以110.84万辆回归。

  不过,在这个“百万汽车产量俱乐部”成员分布以及排名来看,汽车产业新旧势力分化也越发明显。传统汽车产业重镇虽然依然保持百万辆,但是产量和位次不断下滑;新兴汽车重镇纷纷挤进,排名也在持续上升,颠覆着原有格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