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红)10月28日,江苏宝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馨科技”)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5.58万元,业绩处于战略转型期的阶段性调整阶段。
不过市场目光更聚焦于公司在机器人赛道的战略布局——此前披露的增资扩股协议已勾勒出“新能源+机器人”的双轮驱动蓝图,成为穿越短期业绩波动的核心看点。
根据近期公告,宝馨科技以1800万元自有资金完成对苏州集萃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苏州集萃”)的增资控股,持有其81.82%股权并实现并表。这一布局并非盲目跨界,而是瞄准了机器人行业的黄金发展周期与标的公司的技术积淀。
作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关联企业,苏州集萃在核心技术上已形成竞争壁垒。其自主研发的IIMT-CI-W05协作机器人凭借高精度特性适配焊接等多工业场景,轻型协作机器人则以小巧安全的优势实现灵活部署。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深度布局视觉识别、灵巧手、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板块,研发的电液双足机器人在负载与稳定性上优于传统电动机型,半人形智能陪护机器人更已入选国家级试点名单。
财务数据显示,苏州集萃已展现出强劲成长动能,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859.1万元,较2024年全年303.15万元实现大幅增长,且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2.5万元,盈利能力进入加速释放期。
此次跨界布局与宝馨科技现有业务形成显著协同效应。公司当前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充换电设备、光伏组件及电站开发等高端装备领域,而机器人技术的融入将推动新能源生产场景的智能化升级,形成“制造端智能化+应用端新能源化”的独特闭环。
目前,苏州集萃背后的3000台协作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已开工建设,该基地采用AI(人工智能)调度系统与柔性产线设计,可将交付周期压缩至30天、产能提升3倍,为规模化落地奠定基础。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宝馨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根基仍在夯实,业绩波动更多可归因于行业季节性因素与战略投入期的短期影响。相较于短期盈利表现,公司在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已展现出清晰的增长路径,既卡位工业制造、智能物流等成熟场景,又布局人形机器人、养老陪护等前沿领域,同时依托哈工大联合实验室等平台持续强化技术储备。
随着机器人产业基地逐步释放产能,叠加新能源与机器人业务的协同赋能,宝馨科技正从单一新能源装备制造商向“新能源+智能装备”综合服务商转型。短期业绩的阶段性调整,实则为长期增长能力的构建蓄力,其战略布局的价值有望在未来持续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