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包东喜、通讯员郑婷、郭泰辰、郭梦娜)10月27日,第三届时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武汉纺织大学开幕。本届会议以“融合·共创:科技与文化助力时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十余个国家的300余位顶尖学者、行业领袖与创新实践者,共同探讨在全球绿色革命与智能化转型背景下,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新路径。

会议现场
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傅欣在致辞中表示,推动时尚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近年来,“美好纺大”努力开拓,办学上取得一系列成就,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稳居全球前列、徐卫林院士团队在航天纺织品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打造了“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傅欣教授致辞。
“时尚的未来在于可持续,其动力源于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双轮驱动,活力来自全球视野下的开放合作。”傅欣称,本次会议为各方搭建了高水平的对话平台,通过深入研讨,必将形成新理念与新路径,为共同绘制产业发展的崭新蓝图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梁薇致辞。
湖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梁薇称,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资源约束的背景下,推动时尚产业绿色化、智能化与全球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纺织服装是湖北的重点支柱产业,武汉纺织大学作为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与可持续研究方面成果显著。省教育厅将持续支持学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学科建设,希望各界进一步搭建跨文化协作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时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产业与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秘书长白静致辞。
“从‘嫦娥’系列月面闪耀的国旗,到世界首创的玄武岩纤维‘石头’国旗,这一系列源自纺织学科的航天科技成就,是对‘科技助力可持续’最有力的诠释。”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秘书长白静秘书长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推动绿色转型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她高度肯定了武汉纺大通过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构建高水平科研体系为产业提供的坚实支撑,以及服装学院立足“大服装”理念,培养具备前沿视野与社会责任感人才的“纺大经验”,并期待本次会议能凝聚广泛共识,为全球时尚产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教授在讲话中聚焦纺织服装产业的时尚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时尚产业面临可持续转型与数智化融合的关键时刻,本届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希腊、孟加拉国、葡萄牙等国的十余位顶尖学者与产业先锋,共同探讨科技如何重塑设计、生产与教育。论坛围绕“材料创新”“智能穿戴”“数字孪生”“可持续设计”及“跨文化教育”等核心议题,分享前沿洞察,勾勒未来时尚新图景。
据悉,会期三天,将持续至10月29日。
【责任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