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末的结束,第十届的陆家嘴国际咖啡文化节也顺利闭幕。在本届咖啡节上,人气最旺的“国际城市漫游”板块再度扩容,进一步建构“咖啡+文化”多维感官矩阵。如今的陆家嘴国际咖啡文化节,已成长为全国咖啡领域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也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在文旅领域的时尚与包容。
历经4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上海市旅游业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都市旅游资源,走出了一条“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
构建“近悦远来”的文旅生态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32万人次,同比增长37.14%;第三十六届上海旅游节带动消费超3000亿元;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多项亮眼的成绩,彰显了上海市文旅消费在扩内需、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从久负盛名的上海影视乐园,到科技赋能的昊浦影视基地,再到新地标G60科创云廊,上海市松江区“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2025年前三季度,松江区实现旅游收入120.48亿元,同比增长0.69%;接待旅游人数1554.95万人次,同比增长6.86%。
在上海徐汇区,衡复风貌区以海派文化为底色,融汇设计、时尚与消费新场景,持续释放都市魅力;西岸以美术馆大道、国际艺术盛会为引擎,构建集创作、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全球艺术新坐标;漕河泾作为上海科创核心阵地,汇聚顶尖企业与顶尖人才,聚集游戏行业头部企业,产业与文旅双向赋能。
上海正以多元业态展现着都市旅游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大项目—大产业—大融合”的闭环,构建“近悦远来”的文旅生态。
多措并举支持文旅发展
以政策筑基、场景破圈、消费提质为路径,上海市推动文旅产业规模与质量双跃升,促进文旅促消费举措落地见效。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印发《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
今年5月,《上海市主题公园布局方案》发布,明确了双核、多点、环城的主题公园布局,建设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
今年6月,上海推出2025上海文旅“十百千万”招商投资蓝图,发布十大标志性项目、百亿年度文旅投资、千万平方米招商空间,以“硬核”项目矩阵重塑旅游目的地体系。
文旅上市公司齐聚上海
新图景、新风尚、新举措,在上海市文旅行业“新”光熠熠的背后,众多文旅行业上市公司也担当作为,为城市增光添色。
从电视剧《繁花》带来的city walk风潮,到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引发的线上线下联动,上海电影不断拓展艺术边界,探索“内容投资+发行放映+IP运营”全链商业模式,通过“电影+”促进城市文旅消费。
由风语筑打造的世界技能博物馆近年来已成为上海市重要网红地标之一。风语筑创始人、董事长李晖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公司持续将科技注入文化场景,从上海在水一方科幻馆,到建筑模型博物馆,公司以“好玩”为理念,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近日,上海地标东方明珠塔变身成巨型吉伊卡哇(CHIIKAWA)主题世界,吸引众多游客和粉丝互动合影。东方明珠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通过多元业务满足用户的文旅需求,并通过持续整合内外部优质文旅资源,推出沉浸式演出、场景式体验、线下赛事等一系列线下创新项目。
而科技公司罗曼股份也为上海文旅强势赋能。陆家嘴的璀璨夜景、上海国际光影节、上海科技馆的球幕影院,都是公司致力于数字光影提升和数字文娱的生动写照。罗曼股份董事长孙凯君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夜间的氛围场,让人可以到这里来感受城市的活力,成为城市的窗口。”
上海市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持续吸引众多上市公司的布局目光。10月27日至28日,“2025全国文旅上市公司上海行”活动举办。全国近百家文旅上市公司、优强企业走进上海市徐汇区和松江区实地考察相关文旅项目,并将于西岸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企业招商恳谈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