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8 04:35:00 股吧网页版
硬气的种子,智慧的农具!杨凌农高会照见农业未来
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西安10月27日电(记者付瑞霞、姚友明)“农业奥林匹克”盛会再启!透过这扇观察中国农业发展的窗口,触摸农业发展“脉动”,探寻农业新质未来。

  10月25日至29日,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举办,吸引来自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来到被誉为“农业奥林匹克”的杨凌农高会,你会发现,科技创新正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市场格局的重塑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选育良种,端牢“中国饭碗”——

  “我家苞谷‘秃顶’,苞谷棒有三分之一没结粒,这是咋回事?”“准备种植冬小麦,去年施的复合肥效果不好,还需要施什么肥料?”……在杨凌农高会的农业科技专家咨询活动现场,农民们急切地抛出一个个问题。

  “我告诉农民朋友,种小麦光施复合肥还不够,需要加一些磷肥,促进小麦根系的增长。”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说,“还有人问我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我给他们推荐了一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培育的品种,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还得靠种子自己‘硬气’。”

  为了培育出既抗病又丰产的良种,农业育种专家们不懈耕耘。如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中,培育出具有特定抗性的新品种,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帮助国人端牢“中国饭碗”。

  在本届农高会上,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方带来好消息:公司旗下先正达种业设在杨凌的技术中心,已在“十四五”期间跻身世界一流玉米育种中心行列。“杨凌技术中心的仪器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避免人工失误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他说。

  智慧农具,驱动农业“新引擎”——

  未来的农田里,“老把式”的经验固然宝贵,但科技正在驱动农业走向智能化。

  翱翔天空、精准作业的无人机,深入垄间、自主巡检的机器人,联通万物、智慧决策的云平台……在杨凌农高会上,智慧农业装备正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台,一台造型灵巧、正缓缓移动的智能苗圃巡检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无论是葡萄、番茄还是其他作物,它巡检一圈后,就能自动分析出当前作物的生长状况、病害情况。挂果期还能预估产量,最后由AI生成一份决策报告,提醒种植者科学施肥或提前防控病害。而传统人工管理主要靠经验,往往是在病害肉眼可见后才着手‘治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研二学生姚赛赛说,这台机器人是由她所在的赵艳茹老师团队研发的。

  绿色引领,破解农业环保困局——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本届杨凌农高会上,一系列聚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与模式集中亮相,为破解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矛盾、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合成生物高科技企业,今年第一次参加杨凌农高会。“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破解秸秆利用难题,既能避免化学污染,又能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臧立华说,会上多家企业与公司签署了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从一颗硬气的种子,到一件智慧的农具,再到一条绿色的产业链,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中国广袤的乡土大地上扎根生长。

  未来农业,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