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8 06:00:10 股吧网页版
研发投入锐减超四成、营收九成依赖单一品类,江西生物闯关IPO
来源:北京商报

  作为中国最大的人用破伤风抗毒素提供商,江西生物正式冲刺港交所IPO。10月26日,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近三年业绩快速增长,总收入由2022年的1.42亿元增至2024年的2.21亿元,利润自2646.8万元提升至7514万元。然而,江西生物高度依赖单一产品,人用TAT(破伤风抗毒素)连续三年贡献逾九成营收,尽管国内市占率超50%,却面临政策变动与出口低价带来的盈利压力。目前,江西生物虽布局抗蛇毒血清等管线,但研发进展缓慢,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骤降43.54%,未来增长受制于市场增速放缓与研发突破不足的双重挑战。

图片来源:企业招股书截图

  营收高度依赖人用TAT

  依托核心产品优势,江西生物近三年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江西生物的总收入分别为1.42亿元、1.98亿元、2.21亿元;年度利润分别为2646.8万元、5548.1万元以及7514万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8.5%,盈利规模实现翻倍。

  人用TAT的销售是江西生物主要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人用TAT带来营收为1.33亿元、1.84亿元、2.0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3.9%、93%、93.3%。同期,其他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1%、1.5%、3.4%,技术服务收入占比为5%、5.6%、3.3%。

  尽管人用TAT为江西生物带来了稳定的市场份额与业绩增长,但过度依赖单一产品也带来多重经营风险。在国内市场,人用TAT虽被纳入国家甲类医保目录,享有全额医保报销的优势,这为产品销量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医保政策的潜在变动可能直接影响产品定价与销量。招股书中亦明确提示,若人用TAT从国家医保目录或相关省级医保目录中移除,销量、盈利能力及业务前景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在海外市场方面,为抢占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江西生物采取了“低价换份额”的策略,这一策略虽有助于扩大海外销量,却显著拉低了盈利空间。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生物人用TAT出口平均售价约3.6元/支,仅为国内平均售价的30%左右;对应的出口业务毛利率为60.8%,低于国内业务84.3%的高毛利率。

  在研管线进展缓慢

  为应对产品结构单一所带来的风险,江西生物也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正在扩大人用抗血清产品组合,同时开发蛇咬伤抗毒血清及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F(ab)。

  其中,抗蛇毒血清产品管线主要包括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及多价抗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7年初才能提交上市批准申请;抗五步蛇毒血清预计2026年初才启动I期临床试验,而多价抗蛇毒血清则需等到2027年才能完成工艺研究,2029年提交IND(新药临床研究审批)申请,近期无法提供收入支撑。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F(ab)的研发同样面临不确定性,该产品预计将于2027年完成工艺研究,随后进行临床前研究,并计划于2029年为该候选产品提交IND申请。

  除人用药物外,江西生物另布局了三款在研兽药。分别为鸡法氏囊素注射液、猪脾转移因子及重组猪干扰素alpha,不过,这三款兽用抗感染药物,江西生物仅获得了非独家制造及商业化权利,并非公司自研。目前,仅猪脾转移因子于9月取得了新兽药注册证书,为第三类新兽药。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在研管线推进缓慢,江西生物的研发投入规模并不高。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研发开支分别为1639.2万元、2423.1万元及1368.1万元,2024年同比大幅下降43.54%,甚至低于同期的分销成本及行政开支。

  就产品管线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江西生物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医药行业分析师朱明军指出,江西生物需要尽快调整战略布局,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线,以应对当前营收结构单一和研发投入不足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只有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才能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长期增长前景来看,人用TAT市场增速已显疲态。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人用TA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160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3350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1%;预计2024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6%,而2028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降至5.7%。市场增速持续放缓意味着,若江西生物无法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未来持续增长将面临挑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