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记者齐智颖实习记者刘子瑶)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002487.SZ,以下简称“大金重工”)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实现营收45.95亿元,同比增长99.25%;归母净利润为8.87亿元,同比增长214.63%;扣非归母净利润8.96亿元,同比增长247.77%。其中,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长84.64%;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215.12%;扣非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243.3%。
大金重工在财报中表示,第三季度公司高质量海外海工项目交付持续放量,在此带动下,公司单季度营收、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等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创下上市以来新高。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5.09亿元,同比增长173.6%,出口收入占风电装备产品总收入近八成;第三季度净利率、毛利率持续提升,分别达19.42%和35.91%。
大金重工表示,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公司自2023年以来坚定实施的“新两海”战略持续深化落地。面对国内风电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大金重工将战略重心瞄准了准入壁垒更高、附加值也更丰厚的海外海上风电市场。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认证标准严格、技术要求高,大金重工实现产品对欧出口,更与多家国际头部能源开发商建立稳定合作。据大金重工介绍,公司累计向欧洲市场供应的单桩数量已突破200套,并在超大型单桩产品制造领域连续多年零质量异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对此,大金重工表示,这为其在日韩、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业务拓展铺平了道路,形成辐射效应。
此外,大金重工强调,其在商业模式和服务能力上也实现显著升级,公司已从传统的离岸交货(FOB)成功延伸至到岸交货(DAP),并且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涉足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境外风电母港运营乃至新能源开发与运营等多个领域。据了解,大金重工为海上风电装备运输自主设计适运船型,并设计、推出3个特种船型。今年10月,大金重工首条自建的超大型甲板运输船KING ONE号下水,该船型在载货能力、装卸方式、运输效率等方面适配大型海工装备的运输需求。与此同时,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盘锦大金已与韩国某航运公司签署首个外部市场化船舶建造合同。
值得关注的是,大金重工已于9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计划在主板挂牌交易。大金重工表示,若未来实现“A+H”上市,公司将迈出“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一步,并有望成为港股市场“海风装备全产业链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