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项目进度条缓慢爬行,账面理财资金却“悄然生息”,这家食品公司的发展步伐为何总是迈得如此谨慎?
10月28日,春雪食品(605567)发布公告,决定将“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项目”和“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从2025年12月延期至2026年12月。
这已是该公司自2021年上市后,多次对募投项目进行延期。与此同时,公司账面却有着闲置资金用于理财,并刚刚交出了一份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3倍的三季度业绩报告。
根据公司最新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本次被延期的两个项目中,“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为92.56%,“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投入进度仅为66.09%。
公司解释延期原因称,信息化项目“涉及模块多、建设周期长”,而营销项目则“受宏观环境及市场变化影响,实施审慎”。
事实上,这并非春雪食品首次对募投项目进行延期。2021年,春雪食品登陆上交所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达5.41亿元。而公司曾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就通过决议将部分募投项目进行了延期。
然而,一边是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另一边春雪食品却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025年3月,公司使用13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青岛银行结构性存款,期限72天。
10月27日的最新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使用不超过1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投资额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一年内有效,可循环滚动使用。
公告披露,近12个月内,春雪食品已开展6笔结构性存款投资,累计投入资金7800万元,实现投资收益26.60万元。
截至目前,尚有1笔1000万元结构性存款未到期,占本次获批额度的100%。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公司的融资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是否存在脱节情况呢?为此,记者致电春雪食品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并非如此。
“该项目目前财务、供应链、仓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应用模块及数据中心等硬件设备已经投入使用,由于整体工作量大,涵盖现场调研、方案讨论确定、协同能力、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等诸多方面,涉及业务域上线先后顺序,生产管理等模块的调整、设备的测试、运输、安装组织,建设周期较长。”
对于“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延期原因中提到的“客观因素”,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2020年到2023年期间,受相关因素影响,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都是比较谨慎的。”
在发布募投项目延期公告的同时,春雪食品还披露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公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387.06万元,同比增长1320.44%,扣非净利润3135.29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营收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12亿元,同比增长5.9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80.84万元,同比增长40.91%。
根据财务数据,记者发现春雪食品存在付息债务比例高达31.25%,速动比率仅为0.58,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同时,公司还有“存贷双高”现象,货币资金为4.74亿,短期借款却达6.7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