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家纺第一股”梦洁股份(SZ002397,前收盘价:3.94元,市值:29.46亿元)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99亿元,同比下降7.97%;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2651.76万元,同比增长28.69%。然而,这份看似净利润增长的三季报背后,却隐藏着公司更深层的危机,公司内部治理的诸多问题被暴露在公众视野。
梦洁股份董事陈洁对三季报投出反对票,直言无法保证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这并非陈洁首次对梦洁股份的定期报告提出质疑,其自2023年2月担任董事以来,已连续对10份定期报告提出内容真实性的质疑。陈洁的反对矛头直指公司脆弱的财务合规性,子公司一笔追溯至四年前、累计6000余万元的个人借款,在监管介入后仍悬而未决;同时,梦洁股份过去三年存在收入、成本、费用的“跨期确认”问题,被业内资深人士直指为典型的财务造假行为。此外,公司董事罗庚宝也对部分财报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湖南证监局10月21日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也指出梦洁股份及子公司财务管理和内控建设不完善,且怠于向叶艺峰追偿拆借资金。
梦洁股份的内控危机背后,是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低迷的缩影。2021年以来公司营收持续萎缩,盈利能力孱弱不堪,其间一度连续两年合计亏损逾6亿元,即便近两年勉强扭亏,其利润规模相较于过往亏损亦只是杯水车薪。今年前三季度,梦洁股份的营收创下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值,第三季度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足80万元,销售毛利率下滑至0.33%。近5年,梦洁股份的业绩波动明显加剧,公司的业绩自2021年见顶后急转直下,尤其在2022年陷入深度亏损,此后虽然短暂修复,但盈利能力仍脆弱,2024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再现疲态,反映基本面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对于陈洁的质疑,梦洁股份在公告中给出了说明,声称已开展追偿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这番看似积极的回应,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显得有些“亡羊补牢”。为何在欠款发生数年、监管介入后才启动追偿工作与司法程序?此前时间内,公司的内控机制为何失灵?这些疑问,并未在梦洁股份的说明中得到彻底解答。梦洁股份作为A股老牌纺织企业,主营产品为套件、被芯、枕芯等床上用品等。尽管公司试图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业绩和内控,但要彻底摆脱当前的困境,仍需在内控机制、财务管理、业务拓展等方面做出更深入的改革和调整。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的整改进展和业绩变化,合理评估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