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内罗毕10月28日电(记者李卓群)记者从开山集团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开山集团与肯尼亚国家发电公司(KenGen)27日在肯尼亚能源部签署《蒸汽供应协议》。
该协议约定,肯尼亚国家发电公司利用已有地热井向开山全资子公司Kaishan Terra Green Ammonia Limited(Kenya)供应可供生产165.4兆瓦电力的蒸汽,开山将在肯尼亚纳库鲁郡奥尔卡里亚地区建设地热发电厂。后续,开山集团将用该地热发电厂所发电力生产10万吨/年绿氨及绿色化肥,预计整个项目投资大约8亿美元,最终产品是20万吨绿氨以及利用绿氨为原料生产的18万吨尿素和30万吨硝酸铵钙,建成投产后年收入将达2.2-2.5亿美元,项目计划今年底开工。
开山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克坚表示,全球能源转型正逐步进入以氢能为核心的绿色能源阶段。开山集团此前已将“成为绿色氢氨开发与运营的全球重要参与者”列为三大战略愿景之一。随着绿氨项目的顺利投产,开山集团有望在绿色氢氨领域进一步确立领先地位。
当前,尽管全球范围内有大量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并合成绿氨的项目处于规划阶段,但实际落地推进的仍属有限。其主要制约因素在于,风电与光伏属于间歇性电源,电力输出不稳定,用于连续性化工生产必须配套储能设施,而储能在技术与成本方面尚未突破大规模应用的瓶颈。
相较之下,地热发电具备可稳定输出的基荷电力特性,无需额外配置储能系统。曹克坚指出,一旦地热能与风能、光能组合制氢并生产绿氨的技术路径得到实践验证,开山集团所推动的技术模式有望为全球氢能开发开辟一条新的可行路径,并可能推动该公司向新能源企业的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地热能已成为肯尼亚电力结构中的支柱力量。根据肯尼亚能源与石油监管局数据,地热发电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以上,是该国最大的清洁电力来源。凭借大裂谷丰富的地热资源,肯尼亚已建成近1000兆瓦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奥尔卡里亚地区。作为非洲地热开发的先行者,肯尼亚正推动新一轮扩容计划,目标到2030年将装机提升至约1600兆瓦,以强化电力自给和能源安全。
据了解,肯尼亚化肥市场长期依赖进口,本土产能十分有限。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国每年化肥进口量维持在85万至95万吨之间,主要来自俄罗斯、摩洛哥、沙特等国。受国际原料价格与运输成本波动影响,化肥零售端价格较高,高成本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小农户带来压力,也推动政府与私营企业加快本地生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