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以来,PTA期货主力2601合约自低位有所回升,10月27日盘中最高触及4646元/吨。PTA期价本轮反弹主要是受成本端支撑带动。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推动国际油价反弹。然而,当前PTA供需格局仍显宽松,叠加成本端持续推动力度有限,预计后续期价反弹空间或有限。
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加
8月份以来,尽管国内部分PTA装置处于检修状态,行业开工率维持在近年同期偏低水平,但2021年年初至2025年10月累计新增产能2130万吨,产能基数已显著抬升。因此,尽管开工率走低,PTA周产量仍创下近3年同期新高。钢联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3日当周,国内PTA周产量为140.56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0.95%,较2023年同期增长10.95%。这表明,在较大的产能基数支撑下,PTA实际供应依然充裕,持续压制盘面价格。
从国内已公布的装置检修计划来看,近期部分前期检修装置将陆续重启,供应端有望迎来一定增量。与此同时,在大炼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PTA产能扩张进程持续。2025年6—7月,虹港3期250万吨及海伦石化320万吨装置已相继投产,推动PTA总产能突破9100万吨。四季度独山能源4期300万吨装置仍存在投产预期,预计未来PTA市场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剧。
需求暂无亮点
在全球经济承压的背景下,今年聚酯行业“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未出现预期的需求回暖。这主要是受前期“抢出口”行为透支后续订单,以及下游部分行业亏损、市场信心不足的影响。受此拖累,聚酯市场整体表现平淡,对上游PTA价格的支撑力度明显减弱。钢联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当周,国内聚酯综合开工率为87.53%,环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已连续3周下滑,较2023年同期低1.48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低0.94个百分点,需求收缩态势逐步显现。
从产能结构来看,上下游扩张节奏不一,进一步加剧了供需错配。2025年以来,聚酯行业已投放产能260万吨,增速仅为3%,即便全部规划产能落地,年增速也仅为6.77%,而同期PTA新增产能增速为6.62%。下游聚酯产能扩张明显滞后于PTA,导致整体供需格局趋于宽松,对PTA价格的支撑持续偏弱。
成本支撑有限
作为油系化工品,PTA价格与原油价格走势高度相关。10月21日以来,国际油价触底反弹,带动化工品成本重心上移。国际油价本轮反弹主要是受地缘冲突升级影响。10月22日,美国宣布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特朗普于同日宣布取消美俄领导人会晤,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收紧的担忧。此外,美国与委内瑞拉军事对峙加剧,进一步推升国际油价。在地缘风险叠加的背景下,国际油价短期走强,进而传导至PTA等下游品种。
尽管地缘因素带来阶段性支撑,但原油市场中长期基本面仍偏弱。需求方面,当前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全球原油消费量较7月下降100万~150万桶/日。供给方面,OPEC+仍处于增产周期,4—9月已累计增产约200万桶/日,供应压力持续存在。库存层面亦不乐观,EIA预计,2025年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全球油市将进入累库周期,累积量或超260万桶/日,对油价构成持续压制。在缺乏后续地缘冲突助推的情况下,本轮油价反弹的持续性与空间有待观察。中长期来看,淡季累库与供给过剩仍是压制油价的核心矛盾。需要重点关注11月2日举行的OPEC+会议,其结果将对后期油价方向产生关键影响。
看向上游PX,受多家工厂重整装置降负荷或计划外检修影响,市场对PX供应收紧的预期增强,看涨情绪升温。然而,下游PTA环节加工利润持续偏弱,行业负荷维持低位,对PX的实际需求支撑不足。因此,尽管近期PX价格有所反弹,但其对PTA的成本拉动作用依然有限。
加工费处于低位
目前,聚酯产业链已陷入“低加工费、弱需求”的双重挤压。钢联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国内PTA加工费在83元/吨左右,处于3年低位,行业亏损导致开工意愿持续低迷。下游聚酯环节同样承压,在前期备货结束后,需求未能有效跟进,产业链整体利润萎缩,形成负反馈循环。若现状持续,为缓解压力,后续企业进一步降负荷的可能性加大。
综合来看,短期受地缘局势推动,油价明显反弹。在成本驱动下,PTA走势偏强,但上涨持续性面临考验。一方面,PTA自身供应宽松格局未改,新增产能压力持续存在。另一方面,下游聚酯需求疲软且利润不佳,难以形成正反馈。另外,原油与PX的支撑预计有限,成本驱动后劲不足。我们认为,PTA价格上行空间受限。(作者单位:国元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