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多事之秋的绝味食品,披露了“戴帽”后的首份季报。
10月28日,ST绝味(603517)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0亿元,同比减少15.04%;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减少36.07%;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减少43.27%。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1亿元,同比减少13.98%;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少26.46%;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减少24.90%。

对于前三季度净利下滑,ST绝味表示,主要系公司受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主要产品销量下降。
同时,因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34.88%。
同日晚间,ST绝味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2.6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1.67亿元,占营业收入97.81%;其他业务收入为9320.89万元,占营业收入2.19%。
主营业务收入分渠道来看,前三季度,卤制食品销售收入35.27亿元,占比84.63%;供应链物流收入4.23亿元,占比10.14%。对比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卤制食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6.49%。

近期,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绝味食品被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同时,公司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绝味食品”变为“ST绝味”。也是因此,绝味食品自10月24日收市后,从恒生A股(可投资)指数等指数中剔除。
ST绝味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高度重视上述行政处罚事项,已组建专项小组开展整改工作,将结合《行政处罚决定书》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设,提升内控合规。
目前,公司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公司对上述事项带来的影响,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的歉意。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引以为戒,认真汲取教训,积极落实整改,尽最大努力尽快消除相关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事实上,除信披违规外,绝味食品的经营基本面亦持续承压。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由2022年的66.23亿元微增至2023年的72.61亿元后,于2024年回落至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净利润波动更为明显,从2022年的2.33亿元升至2023年的3.44亿元后,2024年降至2.27亿元,同比下跌34.04%,由“增收不增利”转向“营收净利双降”的疲软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