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第三季度,科力远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同比增长28.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2.8万元,同比大增2836.88%。
科力远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镍电板块、消费类电池板块、储能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增加,净利润增加;联营企业净利润增加,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本期实现政府搬迁损益,净利润增加。
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齐增长
作为集锂矿资源、电池材料、先进电池及管理系统、储能系统于一体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科力远深耕新能源产业链,储能业务板块、镍电板块、消费类电池板块齐现强劲增长。
储能业务板块,科力远通过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模式,以终端需求拉动储能业务发展。步入下半年,随着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加速落地,带动科力远储能业务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目前,科力远储备各类型储能项目30余个,规模共计超过15GWh,已满足投资条件的超过6GWh,预计2025全年有4GWh的项目开工建设,且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释放。具体来看,公司河北保定博野300MW/1000MWh项目(共两期)、河北邯郸馆陶100MW/400MWh项目、河北保定涿州200MW/800MWh项目、山东临沂罗庄100MW/200MWh项目、山东诸城滨河100MW/200MWh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谷山梁300MW/1200MWh项目等8个电站均在按计划推进中。
镍电板块,受益于下游大客户订单量持续提升,科力远HEV动力电池配套产品销量大幅增长。科力远表示,前三季度,动力电池及极片销量同比增长25%。此外,HEV泡沫镍销量增加带动镍产品收入增长。
消费类电池板块,科力远子公司金科公司深化在两轮车、移动充电柜、充电宝、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布局,与多家头部企业之间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推动消费类电池板块收入稳步增长。
同时,科力远正加速出海。9月,科力远与印尼本土企业BBK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覆盖小动力电池生产与出口、换电运营两大核心环节,有望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格局:科力远具备先进的电池包生产能力,可保障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BBK依托成熟的本地运营经验,推动方案快速落地。
储能业务进入爆发期、收获期
近日,在河北省发布的《河北省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清单》中,科力远两个混合储能项目成功入围,总规模1.16GWh,涉及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和固态电池等多种储能电池。科力远预计,在2025年末至2026年将实现固态、半固态电池的储能场景应用。
“新能源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储能工况日趋复杂,单一电池技术难以适配多样化需求。科力远创新混合储能技术,整合了锂电、镍氢、钒液流、固态电池等技术路线。随着储能电站加速落地,科力远的先进电池及管理系统、储能系统出货将同步增长,有望带动业绩稳步增长。”科力远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介绍,科力远位于河北保定的先进储能系统生产基地自投产以来,生产效能快速提升,储能系统产品面向多个储能电站实现批量出货。
今年4月,在储能业务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科力远发布的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定了较高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其中,2025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1.50亿元;2026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7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2.25亿元;2027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0亿元。
在此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科力远表示,公司通过储能产业基金投资建设储能电站,并由公司在建设阶段负责储能柜及储能集成系统的生产,从而实现储能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这一部分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3年储能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在电站运营过程中,公司还可根据在储能产业基金的持股比例获得电站运营产生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