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斯达克到港交所,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的资本路径惊人地相似——不仅同步启动港股招股,连挂牌时间都定在11月6日。10月28日,两家自动驾驶公司同时开启香港招股程序,若顺利挂牌,将共同形成“美股+港股”双重上市格局。
截至10月27日美股收盘,小马智行报19.68美元/股,市值75.83亿美元;文远知行报11.16美元/股,市值34.91亿美元。港股发售价同样有差距:小马智行最高180港元/股,文远知行上限35港元/股。跨越两大交易所,自动驾驶行业仍未迎来盈利拐点。双重上市未必直接改善亏损,自动驾驶市场缺乏的不只是资金,还有耐心和信心。
同一天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就像两条平行线,既相互竞争又彼此映照。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也均与百度自动驾驶有关联,堪称“师出同门”。
10月28日一早,港交所几乎同时公开了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的全球发售计划,根据公告,双方都会在11月6日挂牌上市。
不止这两个环节重合。10月14日,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港股上市申请同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两家通过港交所聆讯的时间只差两天,10月17日小马智行“先走一步”,两天后文远知行紧随其后。
一年前,两者的轨迹也有交叉。
2024年,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前后赴美,在谁将成为“全球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第一股”的呼声下,文远知行于2024年10月25日上市,一个月后的11月27日小马智行登陆纳斯达克,从此,两家的业绩表现摆在了明面上,股价更是直接的观察窗口。
上市当天,文远知行发行价为15.5美元/股,小马智行13美元/股。一年间,文远知行股价在2025年2月冲至44美元/股,小马智行最高股价是2025年10月初的24.92美元/股。
截至10月27日美国东部收盘时间,文远知行股价11.16美元/股,总市值34.91亿美元,小马智行股价19.68美元/股,总市值75.83亿美元。有观点认为文远知行被低估,也有声音指出,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
市值差和发售价差
“对科技企业来说,上市早晚并不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技术的先进性、落地的可执行性以及市场潜力,才是最重要的角逐点。”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并不认为第一股有什么代表性意义,他表示:“要看市场稀缺性,也不能简单地把两家业务类似的公司做股价类比,要看谁的技术路线更符合发展方向,谁的技术落地更快,能运用到更多的车上。”
资本市场的较量中,数字不是万能的,但往往能透露蛛丝马迹。根据双方公告,此次赴港小马智行每股发售价不超过180港元,文远知行最高每股35港元。
“价格低一点,更能够吸引普通投资人,价格过高,更容易吸引机构投资人,各有优劣,没有好坏”,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王超进一步解读,“低价会吸引更多中小投资者,因为单价低门槛就低,曾经的苹果,今年(2025年)的英伟达,为了让更多的人投资,就拆分股价降低每股价格,就是为了让更多资金量不大的投资人来购买。从价格上讲,文远知行的价格有利于吸引更广大的投资人”。
不过,在他看来,“起真正决定作用的,是两者路演的效果,是有实力的财团和基石投资人是否愿意购入股票并长期持有。这些大投资者,对每股价格不敏感,是决定发售是否成功,或者超售多少倍的关键因素。这需要公司的技术真正有实力,能够说服投资人,也要看公司过去的业绩,营收、利润亏损情况,以及公司的CFO、IR部门跟投资人细致入微的沟通”。
以不同的发售价格同日上市,对于企业而言是利好还是利空?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相关人士,双方均未予回应。
业务布局大同小异
对于业务进展,双方却从不遮掩,如果长期关注两家公司就不难发现,双方在区域性的覆盖和公司合作层面的推动上你追我赶,同一天披露业务进展是常事。
10月24日,文远知行宣布,公司在沙特首都利雅得(Riyadh)开放Robotaxi公众运营服务,这是自动驾驶车辆首次在沙特上线Uber App。目前文远知行业务布局覆盖11个国家超30座城市,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拥有超1500辆自动驾驶车辆,其中超700辆为Robotaxi。
同一天,小马智行宣布与北汽量产下线第300台L4级极狐阿尔法T5车型。这款车型7月启动量产,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量产方案,具备全天候、全场景、全时段的自动驾驶能力。在国内,小马智行是唯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的企业,运营总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全球层面,小马智行业务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的8个国家,获得其中6个国家的Robotaxi测试许可。
都是自动驾驶企业,都在国内国外双线并进,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小马智行在国内市场的布局更深入,文远知行更早开始全球化。
扩大的净亏损
谈到上市与公司发展的关系,多位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技术和落地比上市更重要”。
盘和林也认为,“在智驾领域,技术好的企业如今很多,关键还是应用生态,小马智行背后有阿里系,文远知行的背后是宇通客车。相对而言,互联网平台企业更容易和造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加大智驾的普及力度。技术已经不是智驾行业的核心竞争点,市场需求才是”。
只不过,市场还没能让它们解决亏损问题,准确来说是扩大的亏损问题。
以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为准,小马智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3543.3万美元,同比增长43.3%,经调整净亏损7442.3万美元,同比扩大33%。
2025年上半年文远知行营收2亿元人民币(约2786.5万美元),同比增长32.8%,并未披露经调整净亏损数据,公司上半年经营亏损8.9亿元人民币(约1.24亿美元),同比扩大27.3%。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在自动驾驶行业并不罕见。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可观收益。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和商业化进程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持续融资来维持运营和技术迭代。
这种需要耐心的生意已经淘汰了一波又一波淘金者,在盘和林看来,“扭亏和上市无关,靠的是和车企合作,找到变现方式,上市主要是为了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