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迎来“一把手”调整。
10月28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陈忠岳同志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免去杨杰同志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资料显示,杨杰于2019年3月开始担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董事长,至今已有六年半时间。此前,杨杰的大部分职业生涯在中国电信任职,调任中国移动之前,杨杰为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生于1962年7月,今年已满63岁。
记者注意到,杨杰履职中国移动的第一年,即2019年,上市公司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7459亿元,净利润1063亿元,2024年,上市公司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1.041万亿元,净利润1384亿元。
根据上市公司中国移动近期披露的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全面实施“三大计划”,全面推进“三个深化”,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市公司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总数达到10.09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达到6.22亿户。前三季度,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8.3%,手机上网DOU达到17.0GB,同比增长8.1%。前三季度,移动ARPU为48.0元。
同期,公司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3.29亿户,前三季度净增1420万户;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8亿户,前三季度净增976万户。前三季度,家庭客户综合ARPU为44.4元。
此外,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中国移动的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国际业务收入同样保持快速增长;通过持续深化“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运营,重点产品客户规模也实现稳健增长。
近年来,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在算力、AI等业务上重点布局。
在本月召开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上,杨杰曾提出,AI将加快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价值创造范式的系统变革,推动数字经济向更高阶的智能经济跃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他表示,面向“十五五”,中国移动将以“AI+”为战略着力点,当好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推动“AI+”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其中包括全面推动数智设施升级,强化AI+能力供给;全面推动数智技术升级,锻造AI+创新引擎;全面推动数智应用升级,释放AI+规模效应等内容。
在杨杰任内,中国移动实现回A上市,搭建起了A+H上市架构。截至10月28日收盘,以A股股价计算的中国移动总市值达到2.31万亿元。
作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新任“一把手”的陈忠岳同样拥有丰富的电信行业管理经验,此前主要职业生涯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任职。值得一提的是,陈忠岳生于1971年6月,现年54岁。
陈忠岳对于电信运营商行业也有深刻的理解,同样重视算力、AI等变革。
在今年8月的中国联通业绩说明会上,彼时任职中国联通董事长的陈忠岳曾表示,网络是中国联通最重要的资产,随着中国联通向科技服务企业的不断升级,网络正从通信网、互联网向数据网、算力网、智能网演进,实现从“通信管道”向“AI生态”的转变。在他看来,资本市场对运营商的定义已发生变化,例如,中国联通就被多家机构贴上云、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板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