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0月28日晚间,惠云钛业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惠云钛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7.92%,在钛白粉行业周期波动背景下,营收的稳步增长凸显公司经营韧性。报告背后,产业链整合的加速落地、成本控制能力的持续强化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突破布局,共同勾勒出公司穿越行业周期、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的清晰路径。
三季度,公司产业链整合战略密集落地,成为应对行业波动的核心支撑。横向来看,公司以3062.5万元完成对德天化工35%股权的收购,获得其2万吨锐钛型钛白粉与20万吨硫酸产能,这一布局不仅快速补充了成熟产能,更通过内部协同大幅降低对外部硫酸供应商的依赖,有效平抑原材料价格波动冲击。纵向来看,此前以6300万元收购辰翔矿业70%股权,启动矿山资源开发运营,逐步实现关键原材料的部分自供。
“钛矿资源→硫酸等原料→钛白粉生产”的产业链闭环雏形初现,与公司既有“硫-钛-铁-钙”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协同互补。这种全链条布局在成本端成效显著,叠加“60万吨/年钛白稀酸浓缩技术改造项目”一期20万吨产能投产带来的稀酸回用效益,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成本优势,为行业复苏期的盈利反弹奠定基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精品战略+个性化定制”的差异化路线成效持续显现,推动钛白粉产销量稳步增长。在巩固塑料级钛白粉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公司加速向高附加值新兴领域渗透,钛白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环保等新材料领域,实现从传统化工产品向高端新材料的价值跃升。
技术研发为产品升级提供核心动力,公司在新型钛白粉领域的研发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通过技术迭代突破高端涂料、电子陶瓷等应用场景。随着8万吨后处理项目全面达产,高端产品占比已提升至65%,其毛利率较传统产品高出5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优化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潜力。
三季度,公司内外兼修的布局为长期发展注入多重动能。海外市场方面,在新加坡参股设立营销公司,聚焦国际市场开拓,有望逐步提升产品国际市占率,对冲单一市场风险。行业环境层面,2025年8月公司跟随行业龙头同步上调钛白粉价格,国内售价每吨上调500元,国际售价每吨上调70美元,成本传导能力得到验证,为业绩修复提供直接支撑。
惠云钛业三季度报告虽短期业绩承压,但营收增长的韧性、产业链整合的深度、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新兴市场的突破,共同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与自身战略布局的持续落地,公司有望在钛白粉行业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实现业绩与价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