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28日电(徐子文)金融科技大会作为论坛年会特定板块,与金融街论坛同期举行。10月28日下午,主论坛以“科技驱动ESG升级:金融领域的责任创新与价值重塑”主题,由新华网在中关村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园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及学术界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如何为ESG注入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党委委员、首席信息官姚予疆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期,ESG已从加分项变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标尺。他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仅重塑金融服务场景,更为绿色资产识别、社会责任投资等领域提供强大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表示,金融业在推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近十年来,金融科技的不断崛起也带动了我国ESG的快速发展。他同时指出,未来需要通过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ESG数据治理体系,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ESG行业的应用等方式进一步助力ESG发展。
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黄昊表示,ESG作为涵盖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的理念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引领。同时他认为,金融科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深刻重塑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
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副总经理林健探讨了科技破解绿色金融难题的路径。他认为,绿色金融面临数据获取难、风险管理弱、标准识别难三大痛点。通过构建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立ESG风险监测预警、开发智能识别系统等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效能。未来需要构建行业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推动AI大模型在绿色项目管理中的深度应用。
蚂蚁消金总经理江浩分享了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思考。面对海量客群的个性化需求,AI技术可以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智能化转型,通过智能调解平台大幅提升服务效率。在客户交互方面,创新信用评估体系让更多非传统信用信息得到认可,同时通过额度管理工具促进金融健康,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薛小龙教授发布了《中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金融科技创新指数2025》。该报告采用大数据思维方式,全景式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领域及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域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是对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态势的一个全面扫描。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ESG生态建设。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倩茜指出,ESG数据质量是行业发展的基础,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她进一步分析,当前ESG数据面临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并存、客观与主观数据交织的复杂局面,亟须建立全行业认可的数据治理框架。深圳市榕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翟敬勇认为,投资要把握能源结构转型趋势,他通过详实数据说明,新能源行业已实现98%-99%的原材料回收利用,这种循环经济模式将重塑产业竞争力。北京中科美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营销总裁孙爱民提出,科技企业要将ESG融入底层逻辑,他以氢储能领域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既解决供应链安全问题,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车晓科技银行科技部COO冯奥强调,ESG工具可以帮助银行精准识别绿色资产。他特别指出,在当前车企出海大潮中,ESG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通过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ESG体系,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次论坛形成广泛共识,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科技与金融的双轮驱动,正为ESG实践打开新的空间,并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