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谢希瑶)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并作出“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等具体部署。
《建议》提出,“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明确“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费”。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人,市场潜力巨大。将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购在中国”品牌,让商品和服务消费都“火”起来;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未来提振消费必须强化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打通制约消费的堵点痛点。”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说,《建议》提出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品牌引领、标准升级、新技术应用,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等,既顺应需求端商品消费扩容升级、优质服务需求扩大的新趋势,也有利于促进供给端加大创新投入,从而形成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良性循环。
《建议》还提出,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管理办法,落实带薪错峰休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认为,《建议》的上述部署,意味着将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居民手中,并着眼于构建更长远的消费信心,通过加大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有效减轻居民生活负担和未来不确定性,从而释放出被抑制的消费意愿。通过完善带薪休假、强化权益保护等制度保障,优化消费环境,使消费者“有闲消费”、敢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