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10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八届进博会筹备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发布会上表示,开放是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庄大道。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盛秋平表示,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巨大。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助力各国企业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困局,这足以彰显中国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
本届进博会企业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本届进博会企业展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创新设立专题展示区,引入消费新题材、新场景。在展区策划上,更加注重前沿引领;在展示内容上,更加注重创新突破;在展会成效上,更加注重发展赋能。
他介绍,企业展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品、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的整体架构,积极呼应“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消费理念,创新打造“进博体育公园” “国际汽车文化展示区”等亮点板块。“银发”题材从医疗展区拓展至消费品展区,推动产业跨界联动。为推动落实“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在农食、医疗及消费品等展区集中呈现从饮食调控、科学运动到健康生活方式的全链条前沿成果。
全球头部企业齐聚进博会,既有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也有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重磅亮相。很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将首次参展,并带来首秀新产品,如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
“十四五”以来,上海充分发挥进博会高水平开放平台作用,全力推进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有效提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进博会不仅直接扩大了进口规模,而且通过结构优化和平台赋能,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在已经成功举办的7届进博会中,上海交易团采购成交额累计562亿美元,采购产品覆盖技术装备、生物医药、消费品、农食产品等,带动上海进口规模不断增长,进口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上海实现进口总额2.45万亿元,比2017年进口总额增长28%,今年1~9月,上海进口同比增长1.1%。
上海把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办好进博会一体推进,着力丰富消费市场供给、提升消费能级。今年1~9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逐季扩大,第三季度增幅超过10%,其中新能源汽车、化妆品、体育及娱乐用品、家电数码产品等品类增长显著。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华源表示,充分依托进博会等重要平台,吸引集聚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举办各类首发活动2000余场,1~9月新增首店787家。加快数字消费创新发展,今年1~9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直播网络零售额3690亿元,同比增长23.6%。持续提升重点商圈能级,今年以来累计新建改建商业设施项目达到23个。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创新发展,举办“AI+消费”嘉年华活动。首创“票根码”联动消费,并将赋能进博会,展客商可领取进博会专用“票根码”享受专属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