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首场土地出让于28日落槌,昌平区北七家镇歇甲庄村(A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由中建智地与未来科学城联合体以26.012亿元底价竞得。该地块包含0038、0035等6宗子地块,涵盖居住、教育、体育等五类用地,有助于推动区域功能多元化发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已是中建智地继2023年及2024年之后,第三次在昌平北七家镇区域拿地。近一年来,中建智地在京拿地节奏持续加快,2025年已累计竞得3宗北京地块,总成交金额达195.16亿元,超过2023年与2024年全年总额。

“住宅+配套”组合模式出让
出让文件显示,昌平区北七家镇歇甲庄村(A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共包括CP02—0704—0038、0046、0035、0043、0044、0045六宗地块,总土地面积约6.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0.47万平方米。
其中,0038与0046地块为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规模分别为1.76万平方米和2.6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分别约3.69万平方米和5.44万平方米。两宗住宅地块整体容积率不高于2.07,支持统筹核算与灵活设计。
其余0035、0043、0044、0045地块分别为A8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地、A33教育用地、A2文化设施用地和A4体育用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该地块采用“住宅+配套”捆绑出让模式,通过配建幼儿园、文化及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提升社区功能完整性。例如,无偿配建的1.34万平方米公建可满足居民“15分钟生活圈”需求,规避了传统住宅区配套滞后的问题。此外,两宗住宅地块通过地下空间互联设计,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动线与居住便利性。
然而,此类综合地块也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配套设施的代建将推高整体开发成本。因此,竞得企业不仅需具备住宅开发实力,还应在配套建设与运营方面积累经验。
据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介绍,地块距离地铁17号线与在建18号线换乘站天通苑东站仅约1公里。该站未来还将接入规划中的R6线,成为三线交汇的枢纽,极大提升区域出行便利性。
周边配套方面,项目毗邻国泰百货、温榆河公园等现有设施,叠加自身配建的服务、教育、文化及体育功能,将共同构建完善的生活圈。
三年三子落昌平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建智地此前已在昌平有所布局。2023年7月,中建智地联合未来科学城以底价27亿元竞得昌平区北七家镇东二旗村0003、0011等地块。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显示,该项目案名为“盛世文庭”,截至2025年10月28日去化率已达81.52%。
在2024年北京最后一场土拍中,中建智地再度以21.14亿元摘得昌平区北七家镇东二旗村CP01—1503—0002等地块。加上本次新获地块,中建智地近几年已在昌平北七家镇连续获取三宗土地。
郭毅分析认为,企业对某一区域的持续深耕,有助于把握城市发展与产业演进脉络,实现更精准的战略布局。同时,深耕也能提升购房家庭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为后续项目拓展奠定市场基础。
在深耕昌平的同时,中建智地在京拿地步伐亦明显加快。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3年与2024年中建智地在京分别摘得3宗地块和2宗地块,而2025年至今已达3宗。
拿地规模扩大的同时,金额也持续攀升。2023年中建智地在京拿地总额为84.6亿元,2024年大幅提升至133.14亿元,2025年进一步增至195.16亿元。
郭毅指出,作为中建智地的战略重镇,北京市场为其“强产品、强文化”的品牌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中建智地已在京实现多盘联动与板块聚焦,凭借产品力实现溢价成交。此类能够以产品驱动板块价值的企业,正成为北京各区重点引进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