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02:54:30 股吧网页版
时隔26年扩容 东盟想博更大“筹码”?|东盟观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天是创造历史的一天,东帝汶被正式接纳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对东帝汶人民来说,这不仅是梦想的实现,更是对我们历程的有力见证。对东盟来说,这是一项愿景的延续。”东帝汶总理夏纳纳·古斯芒在10月26日的东盟峰会上说道。

  据央视新闻报道,第47届东盟峰会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东帝汶在东盟各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正式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这也是东盟本世纪以来的首次扩容。

  加入东盟的路,东帝汶走了十几年。古斯芒当天在签署《东帝汶加入东盟宣言》时,更是激动落泪。作为全球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入群”有望为这个国家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得到东盟更多的资源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泛起的背景下, 东盟时隔20多年扩容,也释放了非同寻常的信号。

  久违的扩员

  在接纳东帝汶入群之前,东盟的上一轮“纳新”,已经要回溯到上世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先后加入东盟。

  2002年,东帝汶宣布从印尼独立,成为亚洲最年轻的国家。成立之初,东帝汶的高层便一直有着加入东盟的夙愿。2011年,东帝汶正式提出加入东盟的申请,直至2022年,东盟才“原则上同意其加入”。

  东帝汶“入群”艰难,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据世界银行数据,2024年,东帝汶的GDP仅为18.81亿美元,已经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人均GDP也仅有1343美元,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这片土地拥有约140万人口,但三分之一的居民每日生活费不足2美元。

  极端的贫困背后,是东帝汶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这里高度依赖油气收入和外国援助,非油气经济主要以传统服务业和农业为主。因而,在2011年东帝汶提交加入东盟申请后,新加坡委婉地回应称该国“尚未准备好接受东盟成员国身份的许多挑战和复杂性”。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研究员、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潘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东帝汶的人均GDP远低于东盟平均水平(约5000美元),难以在短期内满足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准入标准。除了经济差距之外,部分成员国也有地缘政治考量,东帝汶与印尼的历史纠葛(1975-1999年被印尼占领),使得印尼在其入盟问题上态度微妙。新加坡等东盟发达成员在扩员节奏上也存在分歧。再者,东帝汶和东盟在法律框架、贸易机制、海关体系等方面的差距,也要大量时间去追赶。这些因素都是制约东帝汶历时多年才加入东盟的原因。

  但如今,东帝汶终于“圆梦”拿到东盟成员国的“身份证”。据央视新闻报道,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东帝汶加入东盟宣言》签署仪式上指出,东帝汶的加入完善了东盟大家庭,也重申了东盟成员共同的命运和深厚的区域情谊。

  时隔多年,东盟终于对东帝汶敞开大门,这种转变为何发生?

  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或许是一大推手。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近年来,东盟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尤其如今大国博弈和战略竞争的加剧,客观上也为东盟提升影响力增加了施展的空间。接纳东帝汶,也是满足东盟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求。

  “东盟此次扩员释放了几重信号,一来在大国竞争加剧背景下,东盟希望通过扩员展示中心性与自主性,强化区域合作机制的韧性,二来吸收东帝汶之后,东盟版图基本和东南亚的地理版图实现重合,也释放出维护‘东南亚团结’的政治象征意义。”潘玥说道。

  协调的难题

  东帝汶作为东盟最落后的国家,长期受到高失业率和粮食匮乏的困扰,42%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然这里油气资源丰富,一度有人认为东帝汶有成为“下一个文莱”的潜力,但是近年油价下滑、东帝汶油井资源的枯竭,重挫了该国的政府收入,经济多元化迫在眉睫。

  “加入这个拥有6.8亿人口的快速增长的地区,为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东帝汶总理古斯芒在东盟峰会上讲道。

  在赵卫华看来,东帝汶加入东盟,对国家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升,都有着实质性作用。首要能解决的便是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东帝汶正式加入东盟后,未来或会得到更多成员国施以援助。此外,东帝汶的国家治理水平远比不上东盟的主流国家,也成为拖累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未来,东帝汶可能会受到来自东盟更明显的倒逼改革、加快向东盟主流国家靠拢的压力。

  潘玥认为,东帝汶加入东盟最直接的红利是市场准入,其面对的是一个GDP总量约3.6万亿美元的区域市场,东帝汶的农产品(咖啡是主要出口商品)、渔业产品、手工艺品可享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税优惠,降低出口成本并扩大销售渠道。其次,东帝汶有了东盟成员国身份,亦有助于吸引区域内外的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公路、电力)、旅游业、油气资源开发等领域。再者,东盟有成熟的“东盟减贫基金”“东盟一体化倡议”等机制,意味着潜在的技术与能力转移,或帮助东帝汶提升治理能力、改善营商环境和培养人力资源。只是,这些红利最后能否实现,也取决于东帝汶自身的改革决心与吸收能力。

  对于东盟来说,吸纳东帝汶这个新成员,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两面性。

  潘玥指出,从积极的角度看,东帝汶虽然体量小,GDP仅占东盟总量的0.08%,但其连接东南亚与南太平洋的战略位置、未开发的油气资源、年轻的人口结构(中位年龄仅19岁)具有长期潜力。

  但成员国之间明显的落差和分歧,无形之中也为东盟的一体化之路“上难度”。 赵卫华表示,对东盟来说,扩容最明显的利好,或许还是在于提升国际影响力。经济层面的利好,可能还有待观察。东帝汶加入后,反而将进一步拉大东盟内部的差异性,增加东盟内部治理的成本和经济负担。

  在潘玥看来,这种协调的难题也并非无解,东盟应对这一挑战的路径可能是“多速一体化”,也即在关税减让、贸易便利化等“硬一体化”领域允许新成员更长的适应期,在政治安全、文化交流等“软合作”领域加快融合。同时,强化“东盟减贫基金”等机制,通过“先富带后富”缩小发展差距。

  “老朋友”入群,中国或迎新机遇

  对中国来说,东帝汶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也释放了有利的信号。赵卫华提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一直支持东帝汶的独立事业,和东帝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宣告独立,中国于当日与东帝汶建立外交关系。2023年9月,两国宣布将中国与东帝汶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7月,双方就共建中国东帝汶命运共同体大方向达成共识。

  在东盟峰会会后,东帝汶总理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们与中国一直保持良好关系。东盟峰会结束后,我们将继续参加东盟—中国峰会,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这些年,中国始终支持东帝汶的建设发展,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向东帝汶提供各类援助。

  由中国企业承建并且完工交付的“一网”(东帝汶国家电网)“一路”(苏艾高速公路)“一港”(蒂坝港),已成为东帝汶基础设施的标志性项目。农业方面,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东帝汶主要贸易伙伴,咖啡、水稻等种植技术援助,正切实改善东帝汶民众的生活。

  随着东帝汶正式“入群”,成为经济更有活力、基础设施更完善的“潜力之星”,中国—东帝汶的合作或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