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持续兑现与海外市场加速开拓,成为医药生物行业业绩增长的两大核心引擎。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8日,恒瑞医药、华东医药、药明康德、三友医疗等超280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其中多家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记者注意到,多家药企凭借研发管线推进、创新药上市实现营收利润双增,同时海外业务的突破为药企业绩注入新动能,行业整体呈现“创新筑基、出海拓局”的良好发展态势。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显效
创新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前三季度,头部药企与细分领域龙头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推动一批优质创新产品落地上市,研发成果逐步转化为业绩增长动力,丰富的在研管线为之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创新药领域的标杆企业,恒瑞医药高强度研发投入助力业绩增长。恒瑞医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
华东医药凭借创新产品放量实现业绩稳步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64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为27.48亿元,同比增长7.24%。从收入结构看,华东医药的创新产品对营收的贡献度持续攀升。前三季度,公司创新产品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达16.75亿元,同比增长62%。
多家细分领域药企通过研发突破实现业绩改善。以通化东宝为例,其凭借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量显著增长,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84亿元,同比增长499.86%。通化东宝表示,公司的创新药与仿制药协同发力,推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博腾股份则受益于高价值产品商业化。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4亿元,同比增长19.7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991.5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小分子原料药CDMO业务的营业收入为23.50亿元,同比增长约19%;新分子业务实现收入约为4626.73万元,同比增长约255%。
出海拓局带动业绩提升
拓展海外市场寻求增长新空间,成为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2025年前三季度,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板块企业的出海成效显著,海外收入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持续经营业务收入324.5亿元,同比增长22.5%。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从客户结构看,药明康德前三季度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达221.5亿元,同比增长31.9%;来自欧洲客户的收入达38.4亿元,同比增长13.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达14.2亿元,同比增长9.2%。
医疗器械企业三友医疗凭借海外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实现业绩大幅跃升。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7.65%;实现归母净利润6198.13万元,同比增长623.1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935.58万元,同比增长1737.69%。
报告期内,三友医疗子公司北京水木天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在美国等市场表现优异,海外收入超1800万元,同比接近倍增;子公司Implanet美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3.04%,成为三友医疗国际化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面向未来,多家公司在三季报中透露了建设海外基地、收购海外资产的进展。
以天益医疗为例,其通过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与收购海外技术资产,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87亿元,同比增长24.14%;归母净利润为2009.41万元,同比增长216.81%。
天益医疗称,目前,公司的“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建设;收购的CRRT滤器业务资产,已于2025年9月5日注入子公司意大利潽莱马贝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