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公交对60岁以上长者免费乘坐的政策,无论户籍,让许多长者称赞深圳为“老年人友好型城市”。重阳节前夕,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走访深圳全市多家养老机构发现,养老业正成为朝阳产业,南山、福田、罗湖等多个区出现一床难求现象,不少养老机构正在扩张规模。
养老成本地图:从2000元到13000元的梯度分布
在南山区某养老机构的餐厅,记者看到,对于糖尿病、痛风的长者会有专门的食品,桌上会贴不同颜色的标签以作区别。一位80多岁的长者告诉记者:“我在这里算年轻的,我们这里以90多岁的老人为主,还有一位100多岁的。因为是集体食堂,众口难调,口感比家里会稍差一点,但只要吃习惯了就觉得很好。”
福田区、南山区、罗湖区作为深圳核心区域,养老成本相对较高。位于留仙洞附近的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生活能自理的长者每月费用在7000元-8000元。记者探访时,老人们正在弹钢琴、合唱,排练重阳节节目。该机构设有棋牌室、手工室、按摩椅室和老年大学,文化氛围浓厚。正在建设的3期大楼预计2026年2月完工,规模比1期、2期总和还大。
同样位于南山的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位于塘朗山龙珠门附近,拥有730张床位,已全部住满,需要排队。该院分为6个护理等级,商业性入住费用为每月5260元-10860元。
罗湖区的国投健康长者公寓以政策性为主,需在民政局网站排队轮候,月费2000元-5000元。该机构正准备装修升级,预计2027年完工,未来两年暂停接收新长者。
福田区的高端养老机构也在扩容。原景明达酒店将改造为长者公寓,预计明年1月开业,提供150张床位,预计每月7000元-12000元。位于下梅林的润华松鹤颐养中心,费用在8750元-10550元之间,毗邻医院。
福田区某养老机构的养老顾问告诉记者:“位于市中心的养老机构的长者,在长者与子女签长期假条后可自由出入。另外,商业性养老机构更灵活,一般一个月起住,如果不适应,一个月后就可以更换养老机构,一直到找到满意的养老院为止。”
有些养老机构瞄准了夫妻双方入住的市场,比如罗湖区的黄贝岭颐养院,月费在7800元-13600元之间,设有100张床位,目前只有双人房,适合夫妻同住。
建设老年人友好型城市:从“候鸟”到“留鸟”
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银发经济”正在悄然增加。每到秋冬季节,大批老年人从寒冷的北方飞赴温暖的深圳,与在此打拼的子女团聚,深圳因此被称为“候鸟型”养老城市。
记者走访发现,如果户籍随子女迁到深圳,那么长者入住养老院可以享受颇多优惠。比如,对于失能长者,深圳有政府托底的养老机构,位于龙华区观澜的社会福利安置院只接收深圳户籍的重度失能老人,月费3760元-5160元,比市场价格优惠超过5成。
据了解,深圳郊区养老更具性价比。宝安区石岩的任达爱心护理院,单人间6000元包吃住,目前正推出重阳节房费7折优惠半年。盐田区的招商观颐之家背山面海,空气清新,以普通双人间计算,每位老人月费约5980元-10480元。
深圳养老市场呈现鲜明特征:政策性养老机构价格亲民但需轮候;中高端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高端养老社区瞄准消费能力较强的长者群体。例如,前海人寿幸福之家养老院单人间达13000元,仍保持较高入住率,显示高端市场潜力。
银发经济崛起:科技赋能与消费升级
深圳老年群体具有高消费能力和高科技接受度的特点。随子女迁居的“老漂族”与本地长者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养老消费市场。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深圳庞大的老年群体、高消费能力及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为智慧养老市场提供肥沃土壤,也为投资者和年轻人提供了新的机会。
从秋冬“候鸟”到全年常住,更多老年人选择在深圳安度晚年。在这个重阳节,深圳的养老图景正悄然改变——银发经济蔚然成势,青春之城与白发长者,正共同书写一座城市的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