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8日上午,在马来西亚举行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在全球经贸秩序因受对等关税等保护主义影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不仅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能,还有助于提振亚太一体化势头,表明双方支持和维护全球多边自由贸易的态度。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在原有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基础上实现了9个领域升级,从理念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重视价值链贸易
根据2002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目标是取消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启动初期选择农产品开始降税的“早期收获”计划到2004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与东盟在2010年实现了90%以上产品零关税,自贸区1.0版全面建成。2013年中国提议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2015年签署自贸区升级协议议定书,即中国—东盟自贸区2.0版。升级后一个重要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额1500亿美元。因此,2.0版内容主要是围绕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的自由化水平,重点完善原产地规则和贸易便利化措施等方面。
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原协议包含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以及2.0版对二者作出了更高水平的开放承诺,但2.0版仍然以货物贸易为主。
相较之下,3.0版明确列入供应链互联互通议题,其内容包括共同促进关键产品和服务自由流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协同应对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区域供应链体系。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涉及物理或数字基础设施、海关通关、产品或服务的跨境标准和质量互认、各环节的中小企业,以及消费者和客户端等,3.0版9个领域中的数字经济、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都不同程度地与供应链议题相关。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辅以贸易便利化等软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贸易拉动效益和经济增长收益均将翻番。3.0版顺应了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拓展了双方贸易的增长边界。
引入新兴议题
3.0版新增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合作内容。从自贸协定发展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超出了传统贸易协定议题,属于“下一代”贸易范畴的新兴议题。
在数字经济方面,不仅包括促进中国和东盟数字贸易“无缝”衔接的便利化措施条款,如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电子认证、无纸化贸易和数字基础设施联通等,还包括政府对数据管理和数据隐私等现在存在争议的条款,如线上个人信息的保护、电子交易框架和跨境数据流动等。数字经济条款还包括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目的是帮助企业挖掘新兴数字技术方面的机会,以及维护网络安全,例如,通过打击网络诈骗,增强普通民众线上消费的信心。此外,还增加了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的条款,通过提高数字经济的社会参与度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在绿色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环境产品和服务条款,以及8个优先合作的领域,目的是通过形成框架性的协议来推动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区域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贸易投资合作。在绿色投资、可持续融资和绿色技术方面,双方同意加强沟通和经验交流,为全面绿色经济合作、更高目标的区域绿色增长和更融洽的绿色机制奠定基础,让更多的企业和更广泛的民众能从绿色经济中获得机会和利益。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数字贸易领域表现亮眼,双方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础形成了巨大的数字服务需求市场。据统计,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为3859亿美元。东盟国家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技术存在大量需求,为具有5G、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参与机会。同时,中国和东盟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关系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和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宣言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机遇。未来,中国和东盟可以加强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合作。此外,3.0版的新兴议题有助于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弱化双方传统产业和出口产品上存在的竞争关系,更有利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健康发展。
提升制度化水平
3.0版还首次将标准和规制的互融互通、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列为单独的章节,涉及双方国内规则和制度的协调与设立。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深度融合,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对自贸协定的制度化水平有更高要求。3.0版中标准和规制的互融互通、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反映了中国和东盟在提升自贸区制度化水平上的努力。
从内容上看,标准和规制的互融互通不仅促进双方在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的统一,还重视新规则的构建,如鼓励双方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的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共同开发合格评定程序等。在竞争和消费者保护方面,不但加强对生产经营者保护和打击不当竞争,还新制定了保护在线消费者和旅游消费者的规则,以打造公平竞争透明的市场经营环境。
鉴于在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建设高水平自贸区的重要意义,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来中国要“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从互惠式市场开放到规则共建,对我国高水平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