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06:33:20 股吧网页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四川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来源:人民日报

  从西岭雪山到蜀南竹海,从剑门蜀道到现代绿道,四川着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文旅产业,让“诗和远方”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今年以来,四川加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博旅游发展,力争把文旅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让“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如今,一幅流动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画卷正在巴蜀大地上徐徐铺展。

  以文化为基:文脉流长,焕新而生

  巴蜀文化好似四川火锅,海纳百川,又如地道盖碗茶,包罗万象,更像精彩川剧,“五腔共和”。如今的四川,古老与现代形成对话,传统与创新持续交融。

  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巴蜀文化“两创”年度行动,系统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巴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完成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让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焕新。

  宝墩古城遗址、濛溪河遗址等一批考古新发现让世界屡屡将目光投向四川——古蜀的神秘、巴人的浪漫、川蜀的智慧,成为全球共赏的文化符号。

  而在当代生活中,四川的文化不再只是“陈列于展柜”的历史,而是“流淌在街巷”的日常。

  非遗进街区、文创进商圈,川剧、蜀绣、竹编等传统技艺以年轻的姿态走进群众日常生活;“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入选全国特别推荐案例;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夜游项目人气火爆;纪录片《巴蜀石窟》、川剧《梦回东坡》、舞蹈诗剧《蜀道》、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精品力作相继涌现,让古老的文化在巴蜀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

  四川的演艺赛事经济也随之焕发勃勃生机。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成功举办,《四川省2025年演艺活动激励奖补实施细则》出台,全省演艺市场布局更加均衡,呈现出“专业演出提质、群众演艺提气、文旅融合提效”的新格局。

  各类“大演”带动城市综合消费,盘活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场馆周边文旅资源;四川交响乐团“四季音乐会”、“天府百姓大舞台”等活动接连走进群众生活;21个市(州)组队参与的“川超”融合文旅消费,展现川内各地文化特色并促进区域交流。

  四川的各类“舞台”正成为展示城市气质的新窗口,也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中,四川37个项目入选,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

  文化之根愈深,文旅之花愈盛。四川正用“文化自信”点燃“文旅热度”,让千年文脉流向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机勃勃,活力迸发。

  以旅游为体:山水相映,烟火入画

  近年来,四川持续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山水更有灵性、城市更有温度、乡村更有诗意。

  从雪山草原到竹林人家,从古镇夜游到城市绿道,从“川剧+咖啡”到“非遗+民宿”,四川正以全域旅游为抓手,让“处处皆风景、时时可体验”的生活场景成为现实。

  在成都,宽窄巷子的青瓦灰墙映着水袖翻飞;在乐山,嘉州古城的光影夜游让千年石刻栩栩如生;在宜宾的江畔、泸州的古街、绵阳的夜市,音乐节、美食节、文创市集轮番登场,城市的文化肌理在烟火气中重新被唤醒。

  乡村旅游同样精彩纷呈——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的田园露营、稻田咖啡与手作坊相映成趣;眉山市黑龙滩景区的民宿群落与湖光山色交织成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雪山牧场间,农家炊烟与游客笑声相融成韵。

  节庆活动成为四川文旅融合的新窗口。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熊猫盛典、“安逸四川玩转天府”文旅消费季、“跟着赛事游四川”体育嘉年华、“一年四季游四川”主题推广活动轮番上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节日变为盛景、借假期拓展市场。

  2025年上半年,四川全省举办文旅活动3000余场,观众超400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百亿元。节庆“流量”正不断转化为“留量”,文化热度成为消费热力。

  如今的四川,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入情入景”;不再是“假日限定”,而是“时时安逸”。一个个沉浸式、体验式的新业态,让“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可知可感,可触可及。

  以产业为翼:融合发展,链上生金

  文旅融合,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条产业新链。产业的繁荣,也让四川文旅进入“强链提质”的新阶段。

  四川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让文化和旅游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系列可感可行、惠民利民的政策频出,《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若干政策》《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专项工作方案》等接连出台,用政策撬动市场、用创新驱动发展。

  文旅产业的力量正汇聚成“链”。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元,营业收入2790.7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文旅企业达1.83万家。文旅产业链不断延伸,影视、数字文创、演艺、康养、会展等业态协同发展。

  目前,515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速,实际完成投资超500亿元。天府演艺集团院线建设加快推进,东安湖大剧院投入运营,百联奥特莱斯、亚洲影视动漫数字产业城等项目相继落地,“文旅+演艺”“文旅+科技”“文旅+体育”“文旅+商贸”等融合模式持续涌现。

  同时,四川积极推进交旅融合,以路为线、以景为珠,串联成全域旅游大格局。

  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大蜀道四大交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覆盖7个市(州)、41个县(市、区),串联306个重点旅游景区、109个博物馆、283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

  九绵高速全线开通,串联起九寨沟、石椅羌寨、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0余处优质文旅资源;318国道、317国道建设“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打造天全、夹江等服务区网红“驿站”;设置熊猫专列、火锅巴士、山地小火车等特色出行方式,让游玩更具体验感。

  四川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八方来客,让景观链形成产业链。

  以成果为证:文旅共兴,安逸可感

  数字是直观的答案。

  2025年上半年,四川全省接待游客6.82亿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9125亿元,旅游收入持续攀升,稳居全国前列。文化活动人气高涨,演艺票房、景区夜游、乡村旅游齐头并进,文旅消费不断刷新纪录。

  品牌亦是有温度的注脚。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越擦越亮,三星堆—金沙、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金熊猫盛典、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等高能级活动成功举办,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更可贵的,是“安逸四川”所提倡的“共享之美”。

  文旅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带动超1100万名群众参与;消费券、文旅礼包、演出票根优惠等惠民举措,让更多人“游得起、玩得好”;城乡文化空间焕新、非遗工坊落地,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以发展为本:文旅作笔,合写新篇

  今日的四川,文化不仅是展示,更是幸福的源泉;旅游不仅是远方,更是人们身边的日常;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汇入经济,融入生活,滋养精神。

  面向未来,四川将继续坚持“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进一步优化省内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引育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文旅链主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文旅融合业态。

  文化之光,正在辽阔的巴山蜀水间延展;旅游之路,正在人们心中留下温暖记忆。巴蜀大地,正以独有的方式诠释“诗和远方”。

  数据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