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重庆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7年,要素市场制度更加完善,交易平台能级显著提升,要素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努力打造成为“引领西部、服务全国、畅通内外”的要素综合枢纽。技术合同年度交易额达1300亿元,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累计交易额达1500亿元,人力资源市场年度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达900万人次,数据产权登记证书累计发放5000张以上,引育数据企业1000家以上,直接融资、绿色转型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万亿元、1.25万亿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年度交易额达1500亿元,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碳排放权累计成交额达13.6亿元。
《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技术和资本融合发展。开展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落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基金,实施科技金融“长江领航计划”,建立种子基金快决、快投容错机制,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完善金融支持科技企业“选、育、投、服”体系。探索开展国有创投机构改革试点,完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支持开展不穿透到单个项目的综合考核评价。
完善公共数据开放运营体系。深化基础库数据融合治理,推进金融、科技、教育、国企、医疗等领域公共数据归集共享,推动企业登记监管、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气象等数据有序向社会开放。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系统,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编目数据纳入授权运营范围,完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定价机制,新开发公共数据授权产品200款,推动公共数据产品入场交易。
深化绿色转型金融改革。推动“长江绿融通”系统、金渝网平台等与地方政务平台实现跨系统数据共享,建立适应绿色发展的贴息、增信、风险补偿等服务体系。协同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推动开发农林领域典型场景自愿减排方法学。开展钢铁、煤电、建材等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试用和气候投融资试点。
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率先将中新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结算试点升级为“中新数币+”模式。推动新加坡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互换资金支持“渝新”贸易。支持地方交易所依法依规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支持境外合法支付机构通过人民币NRA账户办理跨境电商结算。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政策在渝落地,深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推动银行开展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办理外汇收支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本外币资金。探索新业态异常外汇交易的智能化筛选和精准研判。
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和“认股权+科技成果”业务模式创新。建设拟上市企业综合培育平台,推动通过出让方式取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