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法治司一级巡视员范中超10月29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研究起草了《关于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并于10月27日正式发布实施。若干意见定位于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政策文件,针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核心关切,提出了8个方面23项举措。
具体来看,强化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研究提高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的配售比例,推动网下投资者合理报价;指导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形成招股说明书示范文本,提升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引导上市公司实施一年多次分红,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营造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公平交易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加强融资融券业务监管,完善融资融券规则,提高融资融券业务透明度和公平性;完善程序化交易报告、异常交易监控制度,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加强证券期货经纪业务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对交易单元的统一管理。
压实经营机构中小投资者保护责任。引导经营机构提供更多与中小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配的产品与服务;督促经营机构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责任,将投资者教育嵌入业务流程,增强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督促经营机构健全投诉和纠纷处理工作机制,加强对经营机构处理投资者诉求的监督检查,压实经营机构投资者诉求处理的主体责任;依法支持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公平保护。
严厉打击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的打击力度,对实际执行公司事务或者组织指使实施违法行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实施精准追责;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执法协作,从严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深入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推动证券期货纠纷“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全面落地实施,推动完善“示范判决+批量调解”工作机制;支持、配合人民法院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鼓励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证券公司自愿作出先行赔付的承诺,及时有效赔偿投资者。
更好发挥投资者保护机构职能作用。推动投保机构通过提起股东代位诉讼、在上市公司破产清算、破产重整中接受投资者委托申报民事赔偿债权等方式,代表、支持中小投资者维权;强化投保机构对中小投资者行权维权的示范引领作用,丰富投保机构诉讼实践,强化典型案例示范作用。
健全终止上市过程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加强对存在退市风险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督促上市公司充分揭示退市风险;强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引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采取先行赔付等措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强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中的投资者保护,督促主动退市公司提供现金选择权等投资者保护措施。
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法治保障。建立资本市场立法联系点,进一步拓宽中小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立法的渠道;严格落实证券期货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审查机制;推动制定、修改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范中超表示,若干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同各方一道,推动若干意见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切实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