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进入倒计时,众多车企纷纷推出“补贴”方案,以锁定潜在消费需求。
近日,继理想、蔚来之后,小米汽车宣布针对2026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推出补贴方案。
根据此前发布的政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续至2027年,但减免力度逐步调整。2024—2025年,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购置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这意味着,明年购买发票价33.9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需缴纳的购置税将超过1.5万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车市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购置税政策退坡有望推动四季度市场表现,尤其在12月可能出现‘翘尾’行情。若四季度车市能够保持5%的增速,预计全年乘用车零售量将达到24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
车企“自掏腰包”兜底,是车企产能爬坡、交付周期长,以及车市传统促销期多重因素推动的结果。
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表面看,最近一波‘购置税兜底’方案是车企让利消费者,实际上是政策变化、产能爬坡以及年底冲量叠加的结果。像小米、理想等企业,正处在新车型爬坡期,库存、现金流、生产节奏都需要稳定。通过‘购置税兜底’既能稳预期,又能提前锁定用户,降低明年政策变化带来的波动。”
多家车企发布购置税兜底方案
近期,包括小米、理想、小米、蔚来等在内的多家车企相继推出购置税兜底方案,方案核心内容指向“今年限时完成锁单、明年开票补差额”。
日前,小米汽车发布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方案指出,在2025年11月30日24点前完成锁单,因小米汽车的原因,该锁定配置的车辆需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适用车型包括小米SU7系列、小米YU7系列、小米SU7 Ultra系列,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000元。
所谓“因小米汽车的原因”,是指因生产、运输等小米汽车责任范围内的原因,导致该锁定配置的车辆需要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的情况。
在理想i6上市不久,理想汽车便发布“理想i6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凡在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锁单,如因理想汽车的原因,需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
记者关注到,两家车企均表示,购置税补贴会通过尾款减免的形式进行补贴。
此外,问界、智己等品牌也纷纷跟进,推出了类似政策。
车企推购置税兜底方案与车企自身产能爬坡,交付时间较长直接相关。
记者在小米汽车App查询了解到,10月28日下订小米YU7,目前锁定订单预计交付时间45—48周。
理想汽车i6车型的预计交付时间为16—19周,排产已排至明年。一位理想汽车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十一’期间交付订单就已排至明年2月,每天试驾时间都是排满的,订单量持续攀升。”
看到购置税政策调整信息后,计划近期购买新能源车的北京某公司职员叶聪告诉记者:“最近太冷了,想周六日开车带孩子外出。3—5周的提车时间还能接受。”
在杨继刚看来,车企推出“兜底”方案,远非简单的促销让利,更是一套应对2026年购置税减半征收的“防御性策略”。避免交付周期长,用户因购车成本增加产生的持币观望或流向竞品的风险。
“更深层的逻辑是:车企在用金融化的手段做营销,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眼前的确定性。说白了,这不是‘补贴用户’,而是提前抢市场、锁增长、稳现金流。谁能率先让消费者‘提前下定’,谁就能在2025年收官战中赢得主动。”杨继刚表示。
四季度车市加速放量
随着四季度车市传统冲量期到来,厂商与经销商已进入备战状态。
“车企和经销商一般会在年初设定销售目标。进入第四季度,为了完成全年KPI,经销商为了拿到厂家的返点和奖励,会加大促销力度。”一位传统车企经销商人士告诉记者。
一位新势力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有的销售为了完成销售目标,拿到销售提成和奖金,甚至自掏腰包补贴。”
“政策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四季度集中发力,加大产销冲刺市场份额。”郎学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的技术门槛提高,也在倒逼车企加速促销。
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其中明确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航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
郎学红分析:“明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提高技术门槛,要求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续航里程不低于100公里。部分车企未提前预判,需四季度集中清理低续航里程库存车型,消化已生产的零部件。因政策出台较晚,车企赶工生产销售以适配新规,短期或推动相关车型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