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17%。这也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
分交通方式看,前三季度,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分别完成投资5937亿元、1.78万亿元、1605亿元和8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0%、-6.15%、1.84%、-15.06%。公路投资分类别来看,前三季度,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9296亿元、4343亿元和2753亿元。
从历史数据来看,前三季度交通投资的最高峰出现在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创历史同期新高。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7131亿元,同比降低5.71%。
一位不愿具名的交通行业分析师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大门类中,水路和民航整体规模较小,容易受到个别重大项目影响,投资增速波动较大。铁路投资以中央投资为主,整体资金较为充沛。公路投资占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七成,是交通投资的主要力量。
“公路投资以地方政府和建筑类企业投资为主,当前这两类投资主体都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这影响了公路投资的进度,也导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滑。”上述分析师表示。
一位地方政府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地方交通投资重点是“效益高、带动强”的重大项目和“补短板、惠民生”的农村公路建设。今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积极争取中央资金、优化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全力保障交通项目资金需求,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投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交通运输部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稳的态势巩固延续、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有力服务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货运方面,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3.89%,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3.9%、增速较二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分别完成39.1亿吨、319.1亿吨、74.2亿吨和7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4.1%、3.7%和14%。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外贸集装箱韧性较强。前三季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5.7亿吨,同比增长4.6%,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5.8%、增速较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亿标箱,同比增长6.3%,分结构看,内贸、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2%和8.4%。
人员流动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分方式看,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完成35.4亿人次和5.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和5.2%;公路完成人员流动量462.8亿人次,同比增长2.9%;水路完成客运量2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