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
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背景下,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持续押注A股核心资产。
根据A股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A股高端制造业受到QFII青睐,个别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个股,同时获得了摩根士丹利、高盛国际、瑞士联合银行集团、阿布达比投资局等多家知名海外投资机构的加仓。
但QFII加仓的行业又不仅限于高端制造业。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三季度,QFII的增持方向既包括了防御性资产,又兼顾了产业趋势和国产自主化逻辑下的战术性加仓。
从持仓市值看,据Wind统计,以截至10月28日已披露的数据为准,到今年三季度末,持有A股上市公司的QFII接近40家,合计持有A股市值约1194亿元。
哪些个股获重点加仓?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披露接近尾声,QFII的重点加仓方向得以曝光。
据Wind统计,截至10月28日,QFII已现身超过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以上述统计范围为准,今年三季度,QFII加仓较多的个股覆盖了银行、电气设备、建材、化工、软件服务、机械、硬件设备等行业。
具体来看,三季度,法国巴黎银行增持了1.24亿股南京银行,摩根大通证券增持了7285.11万股电气设备龙头股中国西电。南京银行、中国西电也是目前QFII加仓最多的两只个股。
其他被QFII加仓较多的个股包括:建材股东方雨虹、化工原料龙头股宝丰能源、IT服务商华胜天成、工业机械龙头恒立液压、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商华自科技、电气设备龙头思源电气、智慧城市概念股中电鑫龙、消费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科森科技。
其中,多只新质生产力概念股在三季度同时获得两家以上QFII的加仓。
例如,除了被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增持了418.09万股,华自科技三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还新增了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截至三季度末,前述3家QFII分别持有华自科技580.48万股、528.43万股、524.66万股,为其第二、第三、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华胜天成不仅被摩根士丹利增持了652.58万股,还有高盛国际新进成为其第四大流通股股东。截至三季度末,摩根士丹利、高盛国际分别持有华胜天成919.07万股、818.73万股,分别为其第三、第四大股东。
而被QFII抱团最明显的个股当属科森科技。三季度,该个股不仅获得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摩根大通证券的增持(分别增持309.74万股、98.62万股),高盛国际、摩根士丹利、阿布达比投资局也新进成为该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截至三季度末,摩根士丹利、高盛国际、瑞士联合银行集团、阿布达比投资局、摩根大通证券分别成为科森科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706.03万股、682.51万股、530.29万股、315.51万股、270.06万股。
此外,QFII增持数量超过100万股的个股还包括:化工股兆新股份、软件服务商拓尔思、耐用消费品行业的三柏硕,医药生物行业的通化东宝、联环药业、昆药集团等。

(图片来源:Wind)
整体来看,在AI产业浪潮下,QFII更为青睐高端制造业的投资机会。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来看,QFII增持股票股数靠前的行业为银行、电力设备、计算机。QFII在银行行业合计增持1.24亿股,电力设备合计增持7805万股,计算机合计增持824万股,银行因其具备稳定的分红率,叠加存款利率下调预期,吸引QFII作为防御性资产配置,而电力设备和计算机在产业趋势和国产自主化逻辑下获得外资战术加仓。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表示,加仓银行是基于其业绩改善预期,2025年前三季度多家银行营收净利润双增或降幅收窄,资产质量好转。同时,银行股估值低,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吸引QFII买入。加仓电气设备是因为政策支持力度大,叠加能源结构转型、电网升级改造等带来需求增长,且电气设备出口形势良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追求多元化配置
三季度,QFII的重仓股结构仍以分散为主旋律。
就截至10月28日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到今年三季度末,持有A股上市公司的QFII接近40家,合计持有A股市值约1194亿元。
QFII重仓市值较大的个股主要来自银行、硬件设备、半导体、电气设备、机械、有色金属等行业。
具体而言,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QFII持仓市值靠前的三只股票为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生益科技,持仓市值分别为349亿元、232亿元和159亿元,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20.03%、17.14%和12.32%。
此外,QFII持仓市值超过5亿元的个股还包括:豪威集团、思源电气、恒立液压、中国西电、华工科技、宝丰能源、柏楚电子、金诚信等。
整体而言,曾方芳指出,2025年三季度QFII对银行行业持仓市值突出,显著领先其他行业,体现出对银行业的高度重视。同时,电气设备、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行业也获重点布局,反映出QFII对经济复苏背景下相关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
并且,“QFII还兼顾了机械、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多个行业,整体持仓结构在注重龙头和核心资产的同时,也追求一定的多元化。”曾方芳进一步表示。
尤其是大型外资机构,其更倾向于在A股市场上寻求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以高盛为例,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团重仓持有52家A股上市公司,覆盖了机械、硬件设备、可选消费零售、汽车与零配件、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软件服务、家电、电气设备、化工、有色金属、企业服务、食品饮料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度积极调仓之后,当前,部分外资机构继续看多中国资产。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尽管市场可能出现短期回调,但随着行情展开,投资者的惯常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变为“逢低买入”。
高盛建议投资者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龙头、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概念和A股小盘股,同时通过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平衡。
此外,瑞银全球新兴市场股票首席策略师Sunil Tirumalai近期在发表新兴市场股票策略时,继续给予中国股票超配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