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一批上市公司陆续公布药品拟中标情况。华海药业、仙琚制药、科伦药业、国药现代等公司均透露,公司旗下多个药品拟中选第十一批集采。若公司后续签订采购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利于上述产品提高药品可及性,也将对公司销售情况带来积极影响。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官微获悉,此次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领域常用药品,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多家上市公司药品拟中选
10月29日午间,仙琚制药公告称,公司产品注射用维库溴铵(粉针剂/4mg)拟中选第十一批集采,拟中选价格2.24元/瓶,主要供应江苏、浙江、陕西、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注射用维库溴铵是全麻辅助用药,用于全麻时的气管插管及手术中的肌肉松弛。
仙琚制药表示,本次中选价格与原销售价格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若公司后续签订采购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利于上述产品提高药品可及性,有利于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苑东生物公告称,公司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贝前列素钠片两个产品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上述产品分别用于治疗麻醉时血管扩张引起的临床低血压,以及改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溃疡、间歇性跛行、疼痛和冷感等症状。
苑东生物表示,在国家集采常态化推进大背景下,近年来公司加大了精麻特药产品的布局,新产品不断贡献营收增量,公司将继续推进新获批产品为公司持续贡献增量。同时,公司也正在加快创新转型实施步伐,加快推进分子胶、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等核心创新管线的研发,以提升公司的持续竞争能力。
国药现代及部分下属子公司共有6个产品拟中选此次集采,分别为普伐他汀钠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头孢丙烯干混悬剂、二羟丙茶碱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华海药业的多巴丝肼片、阿戈美拉汀片、尼麦角林片和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四个产品拟中选此次集采。华海药业表示,若公司后续签订采购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利于上述产品快速打开国内销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对公司未来经营具有积极影响。但因本次拟中选产品价格与原价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同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容易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未来业绩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康恩贝产品腺苷钴胺胶囊拟中标第十一批集采。腺苷钴胺胶囊已经根据各省市场潜力进行了供应省份遴选,中选结果将在联合采购办公室公示后正式发布。
ST诺泰针对成人抑郁症的阿戈美拉汀片拟中选第十一批集采,在拟中标数量方面,不低于206万片。ST诺泰也表示,若公司后续采购合同得以签订并履行,将有利于扩大相关产品的销售规模,拓展合作渠道,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博瑞医药透露,公司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地诺孕素片拟中选第十一批集采,在拟中标数量方面,首年约定采购量基数为130.2813万片。
九典制药产品达格列净片、尼可地尔片、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其中,公司子公司湖南普道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于2025年3月获批上市,2025年半年度该产品销售收入为7.35亿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48.63%。
九典制药表示,本次集采要求全国医疗机构优先使用中选品种,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从市场格局看,拟中选品种签订购销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助于新产品快速进入终端、扩大公司在慢病管理等领域的覆盖范围。但在当前采购定价机制下,中选的成熟产品盈利空间将面临阶段性调整,可能对公司短期营收规模及利润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后续公司将通过优化销售结构、强化成本管控等措施,努力做好经营,缓解相关压力。
福安药业旗下多家子公司参与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投标工作,其中5家子公司的8个产品拟中标,包括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尼麦角林片、注射用氯诺昔康、法莫替丁注射液、瑞巴派特片、腺苷钴胺胶囊和地诺孕素片。
科伦药业及子公司共有12款产品拟中选第十一批集采,分别为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阿戈美拉汀片、奥拉帕利片、钆布醇注射液、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注射用维库溴铵、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和罗沙司他胶囊。
另据记者了解,汇宇制药子公司四川汇宇海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美索巴莫注射剂拟中选第十一批集采。华纳药厂的盐酸贝尼地平片拟中标本次集中采购。该药品适用症为原发性高血压、心绞痛。普洛药业控股子公司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该产品适应症为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金城医药子公司的瑞巴派特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
中国医药表示,根据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现场公布拟中选结果,公司下属子公司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的尼可地尔片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该产品适用症为心绞痛。
明年2月可用上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据悉,本次集采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决策部署,总体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
一是中选产品与医疗机构需求更加匹配,强化“稳临床”。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按厂牌报量,从中选结果看,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品牌与临床需求匹配度高。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每个地区均有多家中选企业供应,中选品种更加丰富多元。
二是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促进“保质量”。要求投标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同时要求投标药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况,后期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三是引导企业理性报价,旗帜鲜明“反内卷”。本次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集采,但通过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事前反复宣介引导企业科学报价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四是全链条规范投标行为,坚持“防围标”。把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防范合谋报价。探索引入“首告从宽”机制,破除围标企业间的利益同盟。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强化对围标串标行为的震慑,引导行业共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目前,国家医保局共开展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成功采购490种药品。本次集采拟中选结果公示后将正式发布,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