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半导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集芯”、“公司”)坚守技术为本、创新为驱,展现出强劲的战略定力和发展韧性。2025年10月28日晚,公司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同时,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增强、战略布局更加清晰,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英集芯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9亿元,同比增长14.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8.54%,2025年1-9月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亿元。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反映出公司在盈利结构和运营效率方面的优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毛利率来看,公司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达35.02%,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环比也增长2.11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前三季度整体33.68%的毛利率水平。这一稳步上行趋势,在当前芯片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尤为可贵,体现了英集芯在产品结构升级与供应链精细管理方面的成效。
更值得关注的是净利率的跃升。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9.66%,同比提升0.96个百分点;而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达到13.29%,环比大幅提升5.32%,呈现出阶梯式上行特征,凸显出公司在成本管控和运营提效方面的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在体现核心盈利能力的扣非净利润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6.65%,显示主营业务内生增长动力充沛。此外,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长28.5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5.57%,期间费用率控制在24.98%,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均反映出公司在扩张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效益导向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尽管因业务拓展与产能建设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现阶段性波动,但公司整体财务结构依然稳健。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23.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4%;净资产20.86亿元,增长4.95%,资产质量扎实,负债水平健康,为未来持续投入与技术攻坚奠定了坚实财务基础。
储能BMS构筑新增长极,技术壁垒夯实发展根基
优异的财务表现是英集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而对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战略新兴领域的精准布局,则是驱动公司持续成长的关键动力。
作为国内电源管理与电池管理芯片领域的重要企业,英集芯紧抓能源革命机遇,前瞻性布局储能BMS赛道,目前已进入收获期。在全球“碳中和”共识深化、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下,储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储能系统的“大脑”,BMS直接关系到系统安全性、运行效率和电池寿命,具有技术门槛高、客户黏性强的特点。英集芯依托多年积累的电池管理芯片技术,积极拓展储能BMS市场,该业务已成为公司成长的重要引擎。半年报数据显示,电池管理类业务收入占比已达12.33%,正快速成长为核心业务板块之一。
技术实力是英集芯开拓储能市场的核心优势。公司的储能BMS解决方案具备高精度电量监测、智能均衡与多重保护功能,能显著提升系统能效与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这些技术壁垒不仅助力公司在国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研发是芯片设计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2025年前三季度,英集芯研发投入达2.37亿元,同比增长6.46%,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20.28%的高位。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不仅推动现有产品迭代升级,更在拓扑架构、算法策略等底层技术层面形成深厚积累,为公司在储能等高端市场的拓展提供持续动力。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英集芯的发展路径愈发明晰:公司在持续巩固传统电源管理芯片优势的基础上,正全力拓展以储能BMS为核心的新兴业务板块,以技术创新驱动市场突破。随着储能行业从示范应用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英集芯依托其完整产品线、深厚技术积累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有望在行业爆发期中把握先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公司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理念,不追逐短期热点,专注构建核心技术与产品竞争力,这一战略定力使其在行业周期波动中保持韧性,构筑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英集芯通过盈利结构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增长能力;通过对储能BMS等前沿领域的精准布局,成功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成长新引擎。在能源革命与半导体国产化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英集芯以技术为根基、创新为动力,在实现企业价值持续成长的同时,积极为推动能源科技变革贡献力量。其展现出的战略远见与经营韧性,正为公司在资本市场赢得更多长期看好与价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