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黄浦江畔西岸,又迎来了一家运动巨头。
日前,lululemon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山燕透露,lululemon 于10月27日正式启用位于上海西岸中环的全新中国门店支持中心。对lululemon而言,这不仅是一处新的办公地点,而是一场具有战略象征的落地。
上海是中国消费的桥头堡,对lululemon来说,西岸的社群活力与文化底蕴,匹配其一直以来倡导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上海西岸这栋五层、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的独立大楼的启用,是lululemon 对中国大陆市场的长期投资的缩影。
过去五年,是中国运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五年。
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细分,不再单纯的追求运动结果,而是享受运动的过程,以获得愉悦与幸福感。一时间,马拉松、瑜伽、健身、网球、户外徒步、越野跑等运动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lululemon、Hoka、On昂跑等一大批细分市场的运动头部品牌纷纷在国内加大投入,改变了原本只有耐克、阿迪达斯主导的国内体育运动市场。
lululemon也在中国迎来了发展迅猛的五年。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lululemon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坚持DTC直营模式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产品矩阵、声势浩大的品牌活动、签约运动员和明星破圈等打法,不断拓展业务边界的同时,还在持续探索新的社区运营模式,创新推出了“一起好状态”、“夏日乐挑战”等IP活动。
对lululemon而言,中国市场不仅是支撑其全球业绩的关键引擎,更是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抓住“幸福感”的lululemon保持“好状态”
中国体育运动市场在这五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耐克、阿迪达斯这些传统巨头在中国市场失去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安踏、李宁、凯乐石、特步等国产品牌,lululemon、Hoka、On昂跑、FILA、萨洛蒙、迪桑特等国际品牌逐步扎根中国,用户基础日渐壮大。
而这一切改变的背后,是近年来,国内外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带动了疗愈经济、悦己消费。
前不久,lululemon与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幸福感报告》引起热议。这份关于中国人幸福感的调研,共收集了50,275份有效问卷,同时基于大量经典文献和当代网络内容的文本分析,报告指出,这几年兴起的“Wellbeing”并非舶来品,自古以来,幸福感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彭凯平教授团队也在报告内指出,提升幸福感与好状态的思路有很多。但运动和社区可以有效提升好状态。“近7成受访者认为,参与运动就可以提升幸福感。无论哪项运动,只要参与,整体幸福感指数都优于几乎不参与运动的受访者。”
过去,运动品牌的营销往往拘泥于宏大叙事。随着悦己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运动品牌开始反思过去的“鸡血策略”,让竞技体育去带动大众体育。
这意味着,用户不再欢迎运动品牌的“说教式”营销,而品牌需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
“自1998年诞生以来,‘激发潜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便是我们的品牌愿景。”lululemon(方面相关)表示。基于对当下中国人“幸福感”的洞察,5年前lululemon孵化了“一起好状态”活动,而今年已经是该IP落地上海徐汇滨江的第三年。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一带不仅诞生了龙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等艺术空间,种类多样的大型展览也让周末看艺术展变得更生活化,今年国庆期间,西岸的日均客流达到1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这意味着,西岸是运动品牌与大众产生“情感联结”的绝佳场所。
10月9日,lululemon在西岸星美术馆为第五届“一起好状态”活动拉开帷幕,与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加拿大艺术家Geoff McFetridge打造了“好状态趣动场”。
今年的“好状态趣动场”堪称“艺术+运动”融合的典范。在艺术空间里,Geoff McFetridge打造了“Yoga身展”“Reflect思所”“Move身动”“Run奔跑”和“Playfield趣动广场”五大特色区域,以独特的艺术装置为载体,赋予运动与艺术交织的寓意。
对此,Geoff分享道:“艺术和运动让我找到生活中的平衡。我希望人们可以在这个艺术世界中,跟随天性,自由地动起来,玩起来,获得平衡的好状态。”
在今年的“一起好状态”主题活动中,lululemon在沈阳、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5座城市也安排了丰富的社区活动,包括瑜伽、搏击、跑步这样的经典项目,还有结合城市特色的环节,比如成都太古里大慈寺旁的百人瑜伽、武汉长江边的晨跑活动,将城市地标转化为运动空间。与往年一样,lululemon的全国门店亦同步发起“一起好状态”系列社区课程,与公众共同追寻身心同频的好状态。
一直以来,lululemon的品牌使命是“赋能人们感受更好的自己,实现更大的潜能”。这也是lululemon面对竞对差异化生存的根源。
尽管面对着 Nike、adidas 等传统品牌的挤压与 Vuori 等新兴品牌的追赶,秉持这一使命的lululemon,却从一家以瑜伽服起家的小众运动品牌,成长为大众熟悉的运动生活方式品牌。前不久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内地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25%,按固定美元计算增长24%。前不久,lululemon正式宣布将连续第二年参展进博会,显示了其助力 “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的决心。
本土化创新打法:“社区+运动”生态构建
获得亮眼业绩的背后,是“社区+运动”生态构建的必然结果。
相较于传统运动品牌,lululemon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每一家门店都定位为“社区中心”,彻底颠覆了传统门店的功能。
lululemon在全国的160多家门店,不仅是销售终端,角色也从“交易空间”转变为“关系空间”。
以lululemon热衷组织的社区活动为例,不仅是“一起好状态”,lululemon在中国市场基于运动场景在多个消费重镇已经开展了众多IP活动。
今年,lululemon在杭州举办的“Scuba动态剧场”,融合了花样游泳、啦啦操表演与音乐派对,这个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IP,围绕品牌明星产品,加入年轻人感兴趣的形式。2023年,lululemon在成都东山艺术馆打造了Align 动态剧场,致敬当地浓厚的说唱文化,为Z世代带来精彩表演。2024年,lululemon来到冰城哈尔滨,致敬当地冰雪文化及音乐之都称号,为现场观众呈现精彩的冰上Wunder Puff动态剧场。
而同样举办了五年的“夏日乐挑战”,lululemon巧妙的结合在地文化,比如在成都总决赛的比赛中融入了“扁担”“麻将”等川渝元素,让运动体验更接地气、更具趣味性和文化亲和力。
这些IP活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个全年不间断、节奏清晰的运动场景矩阵。春天跑步、瑜伽、夏季综合训练、秋季回归身心……
lululemon也通过不同季节的IP活动,从瑜伽这一垂直场景为原点,向更丰富的运动场景拓展,极大拓展了生态边界。
这些品牌活动不仅提供了产品体验场景,更使门店成为周边社区的“能量场”和“健身房”,构建起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的社群,极大提升了用户黏性与复购频次。今年的“一起好状态”活动于上海星美术馆盛大启幕,随后陆续登陆沈阳、深圳、成都、广州、武汉五座城市地标,以及全国35座城市的门店,吸引近1.6万人次参与。
还需看到,五年来lululemon在中国市场的好状态,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一方面,政策层面鼓励激发体育消费潜力——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相关意见提到,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超过7万亿元。要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强化产业要素支撑、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另一个方面,中国市场大众的运动心智,更注重运动的体验感与自我状态的愉悦,而不再单纯的追求运动结果。
而lululemon敏锐的捕捉到中国消费者的心智变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人们动起来,感受运动的乐趣。
在消费者尤其是深爱品牌的忠实消费者眼中,lululemon不仅是一个消费品牌,更是所象征的积极运动、专注自身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人找到“更好的自己”。
立足西岸,锚定中国
如今,运动服饰行业掀起新一轮“中国争夺战”,各大品牌凭借差异化竞争力入局,而上海则身处市场竞争的核心地带。
近年来,拥有高净值消费群体、成熟的零售基础设施的上海,汇聚了耐克、阿迪达斯、lululemon、昂跑、斯凯奇等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中国区总部,以及李宁、安踏、特步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的全球总部。以“首店经济”为杠杆,上海吸引了大批头部运动品牌的旗舰店、概念店乃至全球首店的落地,加速跃升为“全球时尚运动产业的创新策源地”。
越来越多的运动品牌意识到,通过在上海的首店创新试验,可以反哺全球决策,并撬动全球时尚运动产业升级,决定产品、消费模式甚至行业标准的未来。例如,始祖鸟、迪桑特等品牌以旗舰店强化高端形象,而耐克中国运动研究实验室则依托上海的研发资源,运用高速相机、人体扫描仪等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推动服装创新。
来自复旦大学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上海新增首店554家。级别方面,新增全球及亚洲首店11家,全国及内地首店85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7.3%,品牌属地包括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英国、德国等。
实际上,面对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与复杂性,lululemon选择是不断加大投入。
在此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lululemon首席财务官Meghan Frank就表示,下半年,公司将坚持稳健的财务管理,并在具备增长潜力的领域进行战略投资。同时,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中,中国市场将成为新店布局的主要重点。
今年7月2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lululemon首席执行官Calvin McDonald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作为‘回头客’再度赴约进博会,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客人及各方合作伙伴的联结。”
而此次全新的lululemon中国门店支持中心入驻上海徐汇西岸,则是品牌官宣再度参加进博会之后,对中国市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作为 lululemon 在中国大陆业务的战略中心,这一全新办公大楼赋能各职能部门与团队在同一屋檐下高效协作,共同支持品牌不断拓展的零售版图和数字化发展。
不仅是lululemon对华长期投资的实体体现,更通过系统性投入人才培养、社区联结、创新推动及幸福感倡导,也有助于lululemon更好地理解本地消费者需求,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lululemon这场以“好状态”为核心的探索,已经扩大了品牌的在华影响力。但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的品牌创新案例能否向全球复制推广。这不仅关乎其自身在运动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将为整个行业的本土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